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环境化工

  • 聚多巴胺改性黄土的捕水特征及保水机制

    魏福龙;白波;王鹏乾;

    黄土在中国分布广泛,其水敏性强,但保水性能差,制约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为改善黄土的吸水和保水性能,以PDA(聚多巴胺)为增强材料,采用高效复合表面修饰方法,制备具有优异捕水和保水性能的PDA@LS改性黄土,并研究其微观特征、官能团分布、热质量损失特性、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对失水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探讨改性黄土的捕水和保水机制。结果表明:盐酸多巴胺与空载黄土的质量比为1∶10时制备的改性黄土兼具低黏度和较好的流动性,饱和吸水量较空载黄土的0.275 7 g/g提升至0.474 2 g/g,开放环境下保水性能较空载黄土提升27.96%,并可多次进行水的解吸和复吸。动力学分析表明:PDA@LS改性黄土的恒温失水过程遵循Logarithmic模型,改性后的黄土中水分更易保持,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相比黄土降低56.02%,但易受温度的影响。PDA的改性极大改善了黄土吸水和保水性能,变黄土为“黑土”,对干旱地区土壤保水改良和水利用率的改善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2期 v.53;No.432 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2 ]
  • 聚多巴胺改性黄土的捕水特征及保水机制

    魏福龙;白波;王鹏乾;

    黄土在中国分布广泛,其水敏性强,但保水性能差,制约了干旱地区农业生产发展。为改善黄土的吸水和保水性能,以PDA(聚多巴胺)为增强材料,采用高效复合表面修饰方法,制备具有优异捕水和保水性能的PDA@LS改性黄土,并研究其微观特征、官能团分布、热质量损失特性、吸水性能和保水性能,对失水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探讨改性黄土的捕水和保水机制。结果表明:盐酸多巴胺与空载黄土的质量比为1∶10时制备的改性黄土兼具低黏度和较好的流动性,饱和吸水量较空载黄土的0.275 7 g/g提升至0.474 2 g/g,开放环境下保水性能较空载黄土提升27.96%,并可多次进行水的解吸和复吸。动力学分析表明:PDA@LS改性黄土的恒温失水过程遵循Logarithmic模型,改性后的黄土中水分更易保持,有效水分扩散系数相比黄土降低56.02%,但易受温度的影响。PDA的改性极大改善了黄土吸水和保水性能,变黄土为“黑土”,对干旱地区土壤保水改良和水利用率的改善提供重要参考。

    2025年02期 v.53;No.432 1-6+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2K]
    [下载次数: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陈思;张乐;沈哲;方向青;王健龙;

    普鲁士蓝及其衍生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金属有机骨架和多孔开放通道的优势,在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其仍存在pH值适用范围受限、难回收利用及金属离子浸出的潜在风险。文中围绕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能关系综述这一类材料近年来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在不同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并结合当前这一类材料作为水处理环境材料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未来开发高效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重点研究方向。

    2025年02期 v.53;No.43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普鲁士蓝类化合物在废水处理中的研究进展

    陈思;张乐;沈哲;方向青;王健龙;

    普鲁士蓝及其衍生化合物因具有独特的金属有机骨架和多孔开放通道的优势,在废水处理领域表现出较好的应用潜力,然而其仍存在pH值适用范围受限、难回收利用及金属离子浸出的潜在风险。文中围绕普鲁士蓝及其衍生物的结构特点与性能关系综述这一类材料近年来在废水处理领域中的研究成果,分析其在不同反应过程中的反应机制,并结合当前这一类材料作为水处理环境材料存在的不足和缺陷,提出未来开发高效普鲁士蓝类化合物的重点研究方向。

    2025年02期 v.53;No.432 7-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54K]
    [下载次数:5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能源化工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增湿策略研究进展

    叶立;叶志鹏;贺浩然;张绮冬;王译增;

    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清洁无污染、工作寿命长、工作温度低且运行稳定等优点。水管理作为质子交换膜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PEMFC内质子交换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持合适的湿度,以拥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耐久性能,因此需要适当的增湿策略保证质子交换膜处于合适的水合状态。燃料电池的增湿策略大致可分为内增湿和外增湿。内增湿又可分为化学加湿和物理加湿,外增湿可分为鼓泡增湿、直接注水增湿、焓轮增湿和膜增湿等。分别介绍了每一种增湿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此分析不同方法的特点,并基于此,识别每种方法在特定应用领域中的适用性和效能,为与具体应用场景的结合提供参考。总体而言,PEMFC的增湿技术之后发展可能主要聚焦于低温自增湿膜电极的构建,自增湿和外增湿技术的协同应用,以及对增湿过程的控制优化。

    2025年02期 v.53;No.432 13-1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增湿策略研究进展

    叶立;叶志鹏;贺浩然;张绮冬;王译增;

    PEMFC(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具有效率高、功率密度大、清洁无污染、工作寿命长、工作温度低且运行稳定等优点。水管理作为质子交换膜的关键技术之一,受到广泛关注。PEMFC内质子交换膜在使用过程中需要维持合适的湿度,以拥有较高的质子电导率和耐久性能,因此需要适当的增湿策略保证质子交换膜处于合适的水合状态。燃料电池的增湿策略大致可分为内增湿和外增湿。内增湿又可分为化学加湿和物理加湿,外增湿可分为鼓泡增湿、直接注水增湿、焓轮增湿和膜增湿等。分别介绍了每一种增湿方法的工作原理和性能,以此分析不同方法的特点,并基于此,识别每种方法在特定应用领域中的适用性和效能,为与具体应用场景的结合提供参考。总体而言,PEMFC的增湿技术之后发展可能主要聚焦于低温自增湿膜电极的构建,自增湿和外增湿技术的协同应用,以及对增湿过程的控制优化。

    2025年02期 v.53;No.432 13-19+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4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材料科学

  • 磁改性凹凸棒土对水中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高效去除

    韩枫;王烨;马俐琪;杨柳;刘思雨;安舒玉;刘蕾;

    由塑料碎片衍生而来的纳米塑料已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此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一种新型吸附剂MAtp(磁改性凹凸棒土),用于去除水中纳米塑料。结果表明:MAtp对PS-NPs(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最大吸附量可达75.43 mg/g。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和VSM(磁性)分析显示,该吸附剂具有183.13 m~2/g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超顺磁性,满足磁分离要求。SEM(扫描电镜)分析、XRD(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XPS(X射线能谱)表征显示,MAtp与PS-NPs之间存在明显静电吸引,Fe—O官能团对PS-NPs的捕获起着关键作用。PS-NPs在MAtp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Sips等温吸附模型。主要吸附机制包括静电吸引与表面络合。吸附-解吸实验表明MAtp吸附剂具有良好循环利用性能,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纳米塑料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方法。

    2025年02期 v.53;No.432 20-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磁改性凹凸棒土对水中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高效去除

    韩枫;王烨;马俐琪;杨柳;刘思雨;安舒玉;刘蕾;

    由塑料碎片衍生而来的纳米塑料已在环境中广泛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健康构成严重威胁。为此通过化学共沉淀法合成一种新型吸附剂MAtp(磁改性凹凸棒土),用于去除水中纳米塑料。结果表明:MAtp对PS-NPs(聚苯乙烯纳米塑料)的最大吸附量可达75.43 mg/g。比表面积及孔隙度分析和VSM(磁性)分析显示,该吸附剂具有183.13 m~2/g的比表面积和优良的超顺磁性,满足磁分离要求。SEM(扫描电镜)分析、XRD(X射线衍射)、FT-IR(傅里叶红外光谱)、XPS(X射线能谱)表征显示,MAtp与PS-NPs之间存在明显静电吸引,Fe—O官能团对PS-NPs的捕获起着关键作用。PS-NPs在MAtp上的吸附过程符合拟一级动力学方程和Sips等温吸附模型。主要吸附机制包括静电吸引与表面络合。吸附-解吸实验表明MAtp吸附剂具有良好循环利用性能,为高效去除废水中纳米塑料提供了一种前景广阔的新方法。

    2025年02期 v.53;No.432 20-25+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5K]
    [下载次数:5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传热过程及设备

  • 一种比拟与进化协同的质能网络比拟优化方法

    陈怡;肖媛;崔国民;

    质能比拟优化方法是一种质量交换网络综合新方法,该方法将质量交换网络比拟为变量尺度更大的广义换热网络,有效提升结构匹配多样性和全局优化性能。然而,广义换热网络的变量尺度(求解域)和优化路径分别由质能比拟比例尺和算法进化参数决定,因而该方法的优化性能受制于广义换热网络的进化参数与质能比拟比例尺的适配性。因此,提出一种比拟与进化协同的质能比拟优化方法,首先分析质能比拟比例尺对优化过程连续变量和整型变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质能比拟比例尺与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进化参数协同策略,保证其对提升质量交换网络结构多样性和全局优化质量的效能;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R5S3(空气除氨算例),得到年度综合费用为126 122美元/a的MEN(质量交换网络)结构,相较于最优文献网络结构费用降低1.32%,证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2025年02期 v.53;No.432 26-3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一种比拟与进化协同的质能网络比拟优化方法

    陈怡;肖媛;崔国民;

    质能比拟优化方法是一种质量交换网络综合新方法,该方法将质量交换网络比拟为变量尺度更大的广义换热网络,有效提升结构匹配多样性和全局优化性能。然而,广义换热网络的变量尺度(求解域)和优化路径分别由质能比拟比例尺和算法进化参数决定,因而该方法的优化性能受制于广义换热网络的进化参数与质能比拟比例尺的适配性。因此,提出一种比拟与进化协同的质能比拟优化方法,首先分析质能比拟比例尺对优化过程连续变量和整型变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建立质能比拟比例尺与强制进化随机游走算法进化参数协同策略,保证其对提升质量交换网络结构多样性和全局优化质量的效能;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R5S3(空气除氨算例),得到年度综合费用为126 122美元/a的MEN(质量交换网络)结构,相较于最优文献网络结构费用降低1.32%,证明了策略的有效性。

    2025年02期 v.53;No.432 26-32+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工热力学

  • 二正丙胺-水部分互溶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刘家欣;彭阳峰;赵红亮;童天中;

    二正丙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中间体,二正丙胺-水二元部分互溶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提纯二正丙胺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采用浊度法测定了二正丙胺-水体系在303.15—360.85 K液液相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从303.15 K到360.85 K,二正丙胺在100 g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433 5—3.275 g,而水在100 g二正丙胺中的溶解度为10.47—40.96 g,该体系是互溶度较小的体系。采用改进的Partt釜测定了恒压下(101.3 kPa)二正丙胺-水二元部分互溶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经Herrington热力学一致性检验表明,所测得的汽液平衡数据是可靠的。通过Aspen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关联了该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得到模型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实验数据相比较,用NRTL模型预测的汽相组成摩尔分数相对平均偏差为8.2%,温度平均偏差为0.22 K,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2025年02期 v.53;No.43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二正丙胺-水部分互溶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的测定与关联

    刘家欣;彭阳峰;赵红亮;童天中;

    二正丙胺是一种重要的有机合成原料和中间体,二正丙胺-水二元部分互溶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是分离提纯二正丙胺必不可少的基础数据。采用浊度法测定了二正丙胺-水体系在303.15—360.85 K液液相平衡数据。实验结果表明:从303.15 K到360.85 K,二正丙胺在100 g水中的溶解度仅为0.433 5—3.275 g,而水在100 g二正丙胺中的溶解度为10.47—40.96 g,该体系是互溶度较小的体系。采用改进的Partt釜测定了恒压下(101.3 kPa)二正丙胺-水二元部分互溶体系的汽液相平衡数据,并经Herrington热力学一致性检验表明,所测得的汽液平衡数据是可靠的。通过Aspen用NRTL活度系数模型关联了该体系汽液相平衡数据,回归得到模型参数与温度之间的关系。与实验数据相比较,用NRTL模型预测的汽相组成摩尔分数相对平均偏差为8.2%,温度平均偏差为0.22 K,预测结果与实验值吻合良好。

    2025年02期 v.53;No.432 33-3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3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化工流体力学

  • 高黏度比时挡板结构对心形微通道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马静静;陈鸿福;刘学鑫;李鹏飞;胡临博;段振亚;

    由于通道尺寸小以及层流现象,微通道混合始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对于2种高黏度比流体,其在混合过程中极易出现分层现象,导致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反应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过改变通道内挡板类型来确定适合高黏度比液液非均相流体的混合结构,使用有限元软件Fluent模拟不同结构微通道内部的液体流动与混合,研究速度分布情况以及压力场和混合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规律,详细阐述3种不同挡板微通道内部流场的流动特点,得到不同挡板结构与混合效果及压力差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显示:3种微通道内流速大小为v_A>v_C>v_B,压力差分别为Δp_A=227 560 Pa、Δp_B=218 633 Pa、Δp_C=223 621 Pa,可得A型挡板微通道的速度及压力损失最大,表明弧形挡板结构的心形微通道更有利于高黏度比液液混合。微通道的不同挡板结构对高黏度比液液非均相的混合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对工程设计及实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年02期 v.53;No.43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高黏度比时挡板结构对心形微通道内流场特性的影响

    马静静;陈鸿福;刘学鑫;李鹏飞;胡临博;段振亚;

    由于通道尺寸小以及层流现象,微通道混合始终是一项具有挑战性的任务,尤其是对于2种高黏度比流体,其在混合过程中极易出现分层现象,导致混合不均匀进而影响反应效果。为了改善这种情况,通过改变通道内挡板类型来确定适合高黏度比液液非均相流体的混合结构,使用有限元软件Fluent模拟不同结构微通道内部的液体流动与混合,研究速度分布情况以及压力场和混合均匀性指数的变化规律,详细阐述3种不同挡板微通道内部流场的流动特点,得到不同挡板结构与混合效果及压力差之间的关系。数值模拟结果显示:3种微通道内流速大小为v_A>v_C>v_B,压力差分别为Δp_A=227 560 Pa、Δp_B=218 633 Pa、Δp_C=223 621 Pa,可得A型挡板微通道的速度及压力损失最大,表明弧形挡板结构的心形微通道更有利于高黏度比液液混合。微通道的不同挡板结构对高黏度比液液非均相的混合过程具有重大影响,对工程设计及实验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2025年02期 v.53;No.432 38-4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7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CO_2/O_2气氛下旋风筒气固分离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王艺;梅书霞;何峰;谢峻林;张超;邓玉华;刘长江;

    基于干法水泥生产系统的富氧燃烧结合CO_2回掺工艺,对N_2/O_2和CO_2/O_2 2种气氛下C1旋风预热器中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气流场分布情况、气固分离效率和气固换热效果。研究表明:2种工况下气流场基本一致,但CO_2/O_2气氛下流场中的整体速度更高,阻力损失也更大;N_2/O_2和CO_2/O_2工况下气固分离效率几乎不变,分别为93.45%和93.67%;CO_2/O_2工况下气固换热效果低于N_2/O_2工况,气固温差由58 K增至69 K。

    2025年02期 v.53;No.432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CO_2/O_2气氛下旋风筒气固分离与换热的数值模拟

    王艺;梅书霞;何峰;谢峻林;张超;邓玉华;刘长江;

    基于干法水泥生产系统的富氧燃烧结合CO_2回掺工艺,对N_2/O_2和CO_2/O_2 2种气氛下C1旋风预热器中的流场分别进行数值模拟研究,对比气流场分布情况、气固分离效率和气固换热效果。研究表明:2种工况下气流场基本一致,但CO_2/O_2气氛下流场中的整体速度更高,阻力损失也更大;N_2/O_2和CO_2/O_2工况下气固分离效率几乎不变,分别为93.45%和93.67%;CO_2/O_2工况下气固换热效果低于N_2/O_2工况,气固温差由58 K增至69 K。

    2025年02期 v.53;No.432 44-5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81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声共振连续混合停留时间分布

    朱士富;刘红星;马宁;李博豪;陈松;付小龙;谢中元;

    为模拟连续声共振混合的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特性,以TMTD(2,2,4-三甲基-1,3-戊二醇)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异丁醛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对象,采用基于VOF-DPM(流体体积模型-离散相模型)的气液固三相流模型,VOF模型求解连续混合气液相界面,DPM模型追踪示踪粒子位置,通过连续相对颗粒的作用力实现VOF模型和DPM模型的单向耦合。通过提取示踪粒子的逃逸时间获取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特性,并对连续混合通道3种关键结构参数:折流板数量、折流板倾角和开槽尺寸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0 g振动加速度下,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峰值位于11—16 s之间,95%以上的物料可在40 s内流出连续混合通道;3种结构参数对于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开槽尺寸>折流板数量>折流板倾角,折流板数量的增加在延长停留时间的同时还将提升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峰值,即停留时间分布更为集中,折流板倾角的变化对停留时间影响不明显,而开槽尺寸对停留时间影响最为显著,大开槽通道中物料停留时间显著缩短。

    2025年02期 v.53;No.43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声共振连续混合停留时间分布

    朱士富;刘红星;马宁;李博豪;陈松;付小龙;谢中元;

    为模拟连续声共振混合的流场和停留时间分布特性,以TMTD(2,2,4-三甲基-1,3-戊二醇)合成过程中使用的异丁醛和氢氧化钠溶液为对象,采用基于VOF-DPM(流体体积模型-离散相模型)的气液固三相流模型,VOF模型求解连续混合气液相界面,DPM模型追踪示踪粒子位置,通过连续相对颗粒的作用力实现VOF模型和DPM模型的单向耦合。通过提取示踪粒子的逃逸时间获取物料停留时间分布特性,并对连续混合通道3种关键结构参数:折流板数量、折流板倾角和开槽尺寸对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60 g振动加速度下,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峰值位于11—16 s之间,95%以上的物料可在40 s内流出连续混合通道;3种结构参数对于停留时间分布的影响程度顺序为开槽尺寸>折流板数量>折流板倾角,折流板数量的增加在延长停留时间的同时还将提升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峰值,即停留时间分布更为集中,折流板倾角的变化对停留时间影响不明显,而开槽尺寸对停留时间影响最为显著,大开槽通道中物料停留时间显著缩短。

    2025年02期 v.53;No.432 51-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2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医药工程

  • 中药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

    原梦瑶;康淑荷;陆丽娜;李佳;罗兴平;

    红芪(Radix Hedysari)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气利血、固表止汗、敛疮排毒等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红芪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延缓衰老、降低血糖以及缓解肝损伤等药理活性。文中综述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红芪植物资源和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432 57-6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中药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

    原梦瑶;康淑荷;陆丽娜;李佳;罗兴平;

    红芪(Radix Hedysari)为名贵中药材,具有补气利血、固表止汗、敛疮排毒等功效。其主要活性成分之一红芪多糖,具有调节免疫系统、抗肿瘤、延缓衰老、降低血糖以及缓解肝损伤等药理活性。文中综述了红芪多糖的提取、分离、结构、结构修饰及其药理活性的最新研究进展,以期为中药红芪植物资源和红芪多糖的进一步研究和产业化提供科学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432 57-63+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79K]
    [下载次数:23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过程模拟

  • 扁平型移动床反应器近平推流排料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宋晓锋;马世龙;孙正龙;安萍;贾鑫;韩振南;许光文;

    为兼顾工业放大和外热式传热限制,近年来开发了扁平型移动床热解反应器,然而若排料结构设计不合理极易造成颗粒偏流,亟需对扁平型移动床反应器的排料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平推流”排料。为此,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大型扁平型移动床反应器颗粒流动模型,以排料口数量、尺寸为变量,进行排料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降低排料口高度、增加排料口开口尺寸和增加排料口数量可以减小反应器内部颗粒的速度波动,利于形成平推流排料,但排料口数量优化是保障平推流的核心控制因素。经过模拟优化,最接近平推流排料结构为:排料口数量5个、排料口高度1 000 mm、排料口开口尺寸400 mm。此外,在数值模拟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大型冷态移动床实验装置,运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颗粒为近平推流,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移动床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2025年02期 v.53;No.432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扁平型移动床反应器近平推流排料的数值模拟与结构优化

    宋晓锋;马世龙;孙正龙;安萍;贾鑫;韩振南;许光文;

    为兼顾工业放大和外热式传热限制,近年来开发了扁平型移动床热解反应器,然而若排料结构设计不合理极易造成颗粒偏流,亟需对扁平型移动床反应器的排料结构进行优化,确保“平推流”排料。为此,利用Fluent软件建立大型扁平型移动床反应器颗粒流动模型,以排料口数量、尺寸为变量,进行排料系统的优化。结果表明:降低排料口高度、增加排料口开口尺寸和增加排料口数量可以减小反应器内部颗粒的速度波动,利于形成平推流排料,但排料口数量优化是保障平推流的核心控制因素。经过模拟优化,最接近平推流排料结构为:排料口数量5个、排料口高度1 000 mm、排料口开口尺寸400 mm。此外,在数值模拟和优化的基础上,建立大型冷态移动床实验装置,运行结果表明反应器内颗粒为近平推流,验证了数值模拟的准确性。研究结果为移动床反应器的设计和运行提供理论指导。

    2025年02期 v.53;No.432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9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相变凝聚器中可凝结细颗粒脱除效率和能耗综合性能优化

    周刘松;

    针对可凝结细微颗粒难以脱除的问题,文中通过相变凝聚器对烟气进行降温形成过饱和环境,利用蒸汽凝结促使可溶颗粒物长大,并在惯性作用下,颗粒与换热管壁面碰撞而被捕集。基于可溶颗粒异质凝结理论构建双向耦合的CFD-DEM数值模型,分析关键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相变凝聚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气速的增大,脱除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进口温度、管排数的减小,颗粒质量浓度、冷凝管壁温、管间距的增大,脱除效率减小;随着进口气速、管排数的增大,管间距的减小,装置压降逐渐增大。最后,基于组合元和遗传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先考虑脱除效率的前提下,优化设计点较初始工况的脱除效率高出6.91%,压降仅增加约37.33 Pa。

    2025年02期 v.53;No.432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相变凝聚器中可凝结细颗粒脱除效率和能耗综合性能优化

    周刘松;

    针对可凝结细微颗粒难以脱除的问题,文中通过相变凝聚器对烟气进行降温形成过饱和环境,利用蒸汽凝结促使可溶颗粒物长大,并在惯性作用下,颗粒与换热管壁面碰撞而被捕集。基于可溶颗粒异质凝结理论构建双向耦合的CFD-DEM数值模型,分析关键操作参数和结构参数对相变凝聚器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随着进口气速的增大,脱除效率先增大后减小;随着进口温度、管排数的减小,颗粒质量浓度、冷凝管壁温、管间距的增大,脱除效率减小;随着进口气速、管排数的增大,管间距的减小,装置压降逐渐增大。最后,基于组合元和遗传算法对关键参数进行多目标优化,优先考虑脱除效率的前提下,优化设计点较初始工况的脱除效率高出6.91%,压降仅增加约37.33 Pa。

    2025年02期 v.53;No.432 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4K]
    [下载次数:10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安全

  • 液氨管道泄放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尹鹏博;林涌滨;滕霖;李卫东;黄鑫;李臻超;罗宇;江莉龙;

    当液氨管道处于事故泄漏、停输超压或计划维护等情况时,可采用泄放的方式对管内液氨进行泄压回收。由于氨的高体积膨胀性,其泄放过程的节流效应会导致管内温度骤降,加剧管道受冷收缩和脆性断裂的风险。针对目前液氨管道泄放特性研究不足,参考国内外相关设计和运行参数,建立液氨管道泄放仿真模型,探讨管长、管径和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影响下的泄放特征参数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管道长度减小,泄放初期管内压降和温降增大,泄放过程压力和温度随时间下降幅度增加;随着管径减小,泄放口初始压力和温度下降幅度增大,泄放时间和泄放最低温度减小;管道运行压力对整体泄放过程影响较小;管道运行温度越低,泄放口初始温降越大,泄放所需时间越长。研究成果将为液氨管道紧急泄放的安全控制和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432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液氨管道泄放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尹鹏博;林涌滨;滕霖;李卫东;黄鑫;李臻超;罗宇;江莉龙;

    当液氨管道处于事故泄漏、停输超压或计划维护等情况时,可采用泄放的方式对管内液氨进行泄压回收。由于氨的高体积膨胀性,其泄放过程的节流效应会导致管内温度骤降,加剧管道受冷收缩和脆性断裂的风险。针对目前液氨管道泄放特性研究不足,参考国内外相关设计和运行参数,建立液氨管道泄放仿真模型,探讨管长、管径和操作条件(温度、压力)影响下的泄放特征参数发展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随着管道长度减小,泄放初期管内压降和温降增大,泄放过程压力和温度随时间下降幅度增加;随着管径减小,泄放口初始压力和温度下降幅度增大,泄放时间和泄放最低温度减小;管道运行压力对整体泄放过程影响较小;管道运行温度越低,泄放口初始温降越大,泄放所需时间越长。研究成果将为液氨管道紧急泄放的安全控制和应急方案的制定提供重要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432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8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工艺

  • 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优化

    李坤;艾晓欣;徐烨琨;江屿;田建行;刘宁;黄朝林;夏岑岑;张进治;

    通过对传统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的研究,结合Aspen软件全流程模拟,采用ELECNRTL热力学模型,对稀硝酸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三效精馏工艺,合理设置精馏塔操作压力,调整进料分配方式的同时利用一元酸蒸汽凝液预热进料,解决三效精馏过程各效之间传热温差小、再沸器传热面积大以及一元酸热量回收的问题,有效降低综合能耗,对于实现己二酸装置的进一步扩能有积极意义。

    2025年02期 v.53;No.43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优化

    李坤;艾晓欣;徐烨琨;江屿;田建行;刘宁;黄朝林;夏岑岑;张进治;

    通过对传统己二酸装置稀硝酸浓缩工艺的研究,结合Aspen软件全流程模拟,采用ELECNRTL热力学模型,对稀硝酸工艺进行优化。通过采用三效精馏工艺,合理设置精馏塔操作压力,调整进料分配方式的同时利用一元酸蒸汽凝液预热进料,解决三效精馏过程各效之间传热温差小、再沸器传热面积大以及一元酸热量回收的问题,有效降低综合能耗,对于实现己二酸装置的进一步扩能有积极意义。

    2025年02期 v.53;No.432 84-8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98K]
    [下载次数:3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低阶煤热解高污染酚氨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及装置运行分析

    李小锋;刘健;甘涛;杨涛;任盼锋;乔梁;齐兆祥;

    针对低阶煤(兰炭)热解废水毒性高、含酚量大、化学需氧量COD_(Cr)高的特点,在现有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陕北某兰炭厂废水水质特点进行工业化示范装置工艺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考察低阶煤热解高污染酚氨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工艺设计参数、运行稳定性、出水水质及能耗分析。结果表明:该示范装置设计处理量为10 m~3/h,设计操作弹性为60%—110%,实验考核处理量为8 m~3/h时可连续、稳定运行。装置出水中氨氮质量浓度≤300 mg/L、COD_(Cr)<5g/L,即可满足进生化系统的水质要求,又可直接作为工艺水回用于熄焦。利用厂区自产富余蒸汽,同时溶剂回收塔采用减压精馏操作减少蒸汽消耗,最终吨水综合处理费用为44元,达到设计文件中对预处理系统运行成本的指标要求,为兰炭废水后续处理提供设计及工程化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432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低阶煤热解高污染酚氨废水的预处理技术及装置运行分析

    李小锋;刘健;甘涛;杨涛;任盼锋;乔梁;齐兆祥;

    针对低阶煤(兰炭)热解废水毒性高、含酚量大、化学需氧量COD_(Cr)高的特点,在现有预处理工艺的基础上,对陕北某兰炭厂废水水质特点进行工业化示范装置工艺设计。通过工程实例,考察低阶煤热解高污染酚氨废水预处理装置的工艺设计参数、运行稳定性、出水水质及能耗分析。结果表明:该示范装置设计处理量为10 m~3/h,设计操作弹性为60%—110%,实验考核处理量为8 m~3/h时可连续、稳定运行。装置出水中氨氮质量浓度≤300 mg/L、COD_(Cr)<5g/L,即可满足进生化系统的水质要求,又可直接作为工艺水回用于熄焦。利用厂区自产富余蒸汽,同时溶剂回收塔采用减压精馏操作减少蒸汽消耗,最终吨水综合处理费用为44元,达到设计文件中对预处理系统运行成本的指标要求,为兰炭废水后续处理提供设计及工程化依据。

    2025年02期 v.53;No.432 88-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2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综合信息

  • 高校化工类专业双创教育与音乐教育的相互融合研究——评《化工行业大学生创新创业基础教程》

    郝玉莲;

    <正>新时期,随着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压力不断加大,化工行业作为国民经济支柱行业,理应肩负起我国产业转型的时代重任,立足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切实推进技术创新与人才培养工作,培育大量具有创新思维能力与丰富创造源泉的化工人才,开展环保技术研发工作,设计出更多数字化、节能型化工技术设备,实现高质量发展。创新型人才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单凭企业一方的力量就能够实现的,需要借助于长期、系统的教育活动来促进学生综合能力的提升。近年来,我国大力提倡双创教育进高校,要求高校全方位支持学生创新创业,为社会输送具有良好创新创业能力的高质量化工人才。

    2025年02期 v.53;No.432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09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蒋群;

    <正>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在制造业、物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逐渐渗透到工业生产、能源管理等领域,特别是化工电力系统领域显示其独特价值。在化工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由连吟等著作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一书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核心,从工程和实际应用角度全面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知识,为化工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提升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电力系统应用中的关键作用,致力于推动支撑化工产业生产的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2025年02期 v.53;No.432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

    蒋群;

    <正>近年来,随着科技进步和自动化进程的不断提升,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在制造业、物流等多个领域得到广泛应用,还逐渐渗透到工业生产、能源管理等领域,特别是化工电力系统领域显示其独特价值。在化工电力系统中,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不仅可以实现生产线的自动化控制,而且有利于提高生产效率,降低人力成本。由连吟等著作的《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研究》一书以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为核心,从工程和实际应用角度全面介绍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相关知识,为化工电力系统分析和设计提升新的视角,深入探讨了电气自动化控制技术在化工电力系统应用中的关键作用,致力于推动支撑化工产业生产的自动化设备领域的技术创新和发展。

    2025年02期 v.53;No.432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75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学与哲学的跨学科融合理论与实践——评《化学工程与环境伦理》

    胡铱;

    <正>现代化学的复杂程度、深度和广度都是历史上的化学所无法比拟的。化学同哲学的分化日益深刻,化学自身也由宏观研究进入了微观研究,从静态研究发展到动态研究。在这样的背景下,许多著名的化学家从不同的研究角度,深刻地理解到哲学思想对于化学发展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多的化学工作者开始自觉地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哲学原理来指导自己的化学研究。哲学家们也在十分关注着化学的进展,思考着化学在发展过程中向哲学提出的问题。化学哲学作为化学与哲学的交叉学科应运而生,这一学科既不同于古代的自然哲学,也不同于近代化学家们所说的“化学哲学”。

    2025年02期 v.53;No.432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35K]
    [下载次数:4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化学元素融合思政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究——评《工程教育认证与化工人才培养模式的优化》

    苍娟;

    <正>在全球化、信息化快速发展的今天,国家和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已不仅限于专业技能的掌握,更加注重人才的综合素质和思想道德水平。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其课程内容不仅包含丰富的科学知识和实验技能,还蕴含着丰富的思政教育元素。例如,化学元素的发现和应用过程能够引导学生体会科学探索的艰辛与喜悦,培养他们的科学精神和创新精神;化学与环境保护的关系可以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社会责任感;化学在国计民生中的广泛应用能够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和民族自豪感。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9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教育心理学视角下化学类专业学生音乐素养的培育研究——评《音乐心理学》

    张锐雯;

    <正>随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推进,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强调不能仅关注学生的专业知识与考试成绩,而要采取多种方式与手段,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音乐作为人们情感沟通、知觉的重要工具,在激发人的创造力、想象力以及促进人思维能力的发展方面起着重要作用。化学类专业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挖掘化学与音乐的内在联系,运用音乐手段引导学生探究化学现象、化学原理所蕴含的心理学规律,实现音乐素养与学习能力的协同发展。由[美]伊丽莎白·赫尔穆斯·马古利斯编著、李小诺翻译、上海音乐出版社出版的《音乐心理学》一书,结合心理学相关理论,围绕音乐表演、音乐欣赏过程中人的心理变化以及如何运用音乐人的情绪、情感、思想展开深入讨论,有助于人们从音乐中领悟人文精神、滋养思想情操。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7K]
    [下载次数: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探析高中化学教学方式的多样化与丰富性——评《真实情境下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

    汪小庆;

    <正>为了进一步提升高中化学课堂教学质量,部分授课者逐渐开始丰富该课程的授课体系,探索多样化教学方法在课堂上的运用效果,力求为学生带来更丰富的学习体验。《真实情境下素养为本的高中化学教学策略》一书主要讲述了多种教学方法在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中的运用效果,详细列举了情景教学法运用于该课程教学活动中的益处。在传统高中化学教学课堂上,授课者通常采用灌输式教学模式完成课程的授课活动,在面对面的教学过程中为求学者讲解相应的化学知识内容,通过这种教学模式的开展虽然能够有效加深求学者对知识的熟悉程度,但却不利于求学者学习兴趣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提升求学者在课堂上与授课者的互动频率,授课者需要革新当下的教学体系,构建多层次授课模式,联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优化当下的教学方式,增加课堂的趣味性,提高求学者的学习欲望。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1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物联网技术在化工设备监测与维护管理中的应用——评《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

    杨帆;江波;

    <正>现今,物联网技术逐渐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为其传统管理与生产模式的改进带来了新的助力。在化工行业中,由于其生产过程相对复杂,涉及的危险物质较多,对生产过程的安全与效率要求较高,此时物联网的应用便凸显出了重要价值。本文参考由靳军丽和孔磊磊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一书,探讨物联网技术如何在化工设备的监测与维护管理中发挥作用。《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一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对这一设备的耐压与密封及维护检修进行说明。第二章内容为高压容器的检修,介绍其结构特点与主要零部件。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物联网技术在化工设备监测与维护管理中的应用——评《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

    杨帆;江波;

    <正>现今,物联网技术逐渐在各个行业得到了广泛应用,其中物联网技术在工业生产领域的应用,为其传统管理与生产模式的改进带来了新的助力。在化工行业中,由于其生产过程相对复杂,涉及的危险物质较多,对生产过程的安全与效率要求较高,此时物联网的应用便凸显出了重要价值。本文参考由靳军丽和孔磊磊编写、中国劳动社会保障出版社出版的《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一书,探讨物联网技术如何在化工设备的监测与维护管理中发挥作用。《化工设备维护与检修》一书共分为六章。第一章介绍压力容器的基本知识,对这一设备的耐压与密封及维护检修进行说明。第二章内容为高压容器的检修,介绍其结构特点与主要零部件。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30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课程思政的高校材料与化工类课程教育教学探索——评《材料与化工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

    杨木子;

    <正>课程思政是思想政治教育的进阶产物,是党和国家对新时代高等教育提出的新要求,可引导各科课程与思政课程同向同行,构建育人新格局。材料与化工类课程的专业属性较强,在建设课程思政和实施教学过程中仍然存在一定的限制与瓶颈。其中,最为关键的问题便是如何打通专业课程与思政教育的通道,使课程及教材中蕴含的思政元素得到充分挖掘与运用。由陈建芳、陈镇和易兵编著的《材料与化工类课程思政教学指南》一书,基于课程思政视域,对材料与化工类课程教育教学问题予以论述,具有较强的可读性与教学参考性。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0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跨文化视角下化工英语翻译策略分析——评《化工英语》

    苏岚科;赵巍巍;畅洋;

    <正>全球化背景下,国家与国家、地区与地区之间的交流与往来日益频繁,语言翻译作为双方沟通的重要桥梁,在专业领域中展现出越来越大的影响力。由于不同国家之间存在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等,化工英语翻译时不仅要注重语言专业性,处理好技术细节,也要能够应对文化差异所带来的翻译挑战。由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化工英语》编写组所著的《化工英语》一书,紧密结合化工生产实际,将听、说、读、写、译相结合,提出大量的化工专业英语学习方式和技巧,其涉及电子商务、新化学技术、化学设备、化学制药公司、环境与化工、化学领域职业发展与英语运用等多方面内容,可为化工行业从业人员、化工专业英语教学等提供参考。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7K]
    [下载次数:6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英语在食品化工行业中的运用与翻译——评《食品化工英语》

    陈蓓蕾;

    <正>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英语在食品化工行业中的运用日益广泛。食品化工英语的专业性较高,涵盖食品技术、生物学、化学、工程学等多学科,多领域,翻译人员需了解国家间的文化差异和语言差异,按照英语翻译规律,选择合适的翻译策略,确保食品化工英语翻译的准确性,推动我国食品化工产业的国际化发展。由黄迎编著、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出版的《食品化工英语》一书,从食品加工、化学元素、化合物、化学应用、营养素、有机与无机物质、食品与环境、化学反应、食品营销、食品安全与健康分别加以论述,包括专业词汇、课后练习、课前热身、视听、附加阅读、会话等板块,具有方便实用以及操作性和适用性较强等优势。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88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行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评《AI赋能企业智能化应用实践》

    周伟伟;

    <正>数字经济时代,化工行业在生产和运营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无线通信等技术,通过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运行实现了对实时数据的采集、整理、监测、入档,形成企业生产与管理离不开的数据形式,助力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帮助与支持下,我国化工行业生产、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为化工行业带来更大的转型升级创新动力,是摆在化工行业及企业面前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行业中无线通信技术的应用研究——评《AI赋能企业智能化应用实践》

    周伟伟;

    <正>数字经济时代,化工行业在生产和运营中越来越多地运用无线通信等技术,通过对生产设备的自动化控制、自动化运行实现了对实时数据的采集、整理、监测、入档,形成企业生产与管理离不开的数据形式,助力企业生产效率和管理质量的提升。在无线通信技术的帮助与支持下,我国化工行业生产、运营、管理的技术水平不断提升。充分发挥无线通信技术的优势,为化工行业带来更大的转型升级创新动力,是摆在化工行业及企业面前必须解决的重点问题之一。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68K]
    [下载次数: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类专业大学生汉语言文学素养的提升探讨——评《汉语言文学的理论与发展研究》

    刘璐;

    <正>大学生文学素养是指大学生对文学作品的理解能力与欣赏水平,是对大学生语言运用能力的一种充分展示。拥有良好的文学素养的大学生往往具备更优秀的表达能力、沟通能力、思考能力,能够更好地应对不同的挑战。随着我国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化,高校在培养大学生的理论知识、专业技能的同时,也着力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导向,要求大学生更多地开展汉语言文学的学习,从优秀的汉语言文学典籍中汲取养分,实现全面成长,化工专业大学生也不例外。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66K]
    [下载次数:3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化工类专业大学生体育素养的培养研究——评《应用化工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

    郭建东;

    <正>化工生产过程中涉及大量的有毒、有害、有污染、易燃易爆的化学物质,对就业人员的专业技能要求极高,对身体素质要求同样不低,要求从业人员既保持敏捷的身体、敏锐的精神,从而在复杂和潜在危险的环境中始终保持清醒、稳定的状态。通过科学的体育教学、体育锻炼,化工类专业大学生既能提高自己的身体素质,以适应长时间的高强度工作,还能培养自己的沟通能力、协作能力、领导能力等。比如通过篮球、排球等团体运动的组织开展与参与,就是最好地锻炼团队沟通、协作能力的方法。因此,扎实开展化工类专业大学生体育教育教学,强健他们体魄,培养他们向上的体育素养,推动他们成为优秀的化工人才,是高校化工类专业人才培养的必然选择。

    2025年02期 v.53;No.432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4K]
    [下载次数:1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浅析化学趣味实验在学前教育中的作用——评《视觉之旅奇妙的化学反应》

    王欣蕊;

    <正>幼儿正处于认识世界的起步阶段,在学前教育中引入化学趣味实验,能够给予幼儿一个操作、思考、探索的机会,极好地激发幼儿探索未知世界的科学兴趣,培养幼儿协同合作、细致耐心等品质。由知名科普作家西奥多·格雷著的《视觉之旅奇妙的化学反应》(人民邮电出版社,2019年5月第1版)集化学背后的故事与震撼的图片于一体,在简要回顾元素和分子的基本概念的基础上,阐述了各种化学反应类型相关的基本概念,如能量、熵和时间等,从分子和化合物的角度揭示了宇宙万物的奥秘,通过各种奇妙的化学反应展现五彩缤纷的大千世界,通过元素周期表揭示物质世界的组成规律,使人们更直观的感悟自然之奇妙和体验探索自然之趣味,让大量原本不了解或不喜欢化学的人爱上化学。

    2025年02期 v.53;No.432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8K]
    [下载次数:5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大健康理念下医疗化工产教融合教学的改革——评《生物化学检验实训指导》

    朱明磊;王明永;

    <正>大健康理念之“大”的意涵可概括全方位、全周期、全要素。所谓全方位,是指关系到健康的各个领域、行业及维度,如医美领域、化工行业、心理维度,它强调一种“全局性健康”观点。所谓全周期,是指健康评测不以疾病预防、疾病治愈等阶段性状态为参照,而是贯穿于人的生命整个发展周期,它强调一种“全过程呵护”的观点。所谓全要素,是指泛在的一切显性、隐性健康危害要素,显性危害要素包括环境污染、药物滥用、食品腐坏等,隐性危害要素包括恶意舆论、道德危机、不良作息等,它强调一种“全面性关怀”观点。

    2025年02期 v.53;No.432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27K]
    [下载次数:2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方法研究——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

    王淑芬;

    <正>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在当代化工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化工技术和行业的深度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于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工程师能够更高效地创建、修改和优化复杂的化工设备和工艺图纸,大大提升了设计的精确性和生产效率。由方利国编著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版)一书即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站在软件使用者的立场,详细介绍了化工、能源、轻工、制药等领域设计过程中关于图样绘制、过程模拟、系统优化和软件开发的方法,提供了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化工设计问题的方案。通读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025年02期 v.53;No.43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计算机辅助化工设计方法研究——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

    王淑芬;

    <正>计算机技术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在当代化工领域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随着化工技术和行业的深度发展,传统的手工绘图方式已经无法满足现代工业对于效率和精度的双重要求。计算机辅助设计技术的出现彻底改变了这一局面,通过计算机辅助技术,工程师能够更高效地创建、修改和优化复杂的化工设备和工艺图纸,大大提升了设计的精确性和生产效率。由方利国编著的《计算机辅助化工制图与设计(第二版)》(化学工业出版社2022年5月版)一书即从工程应用的角度,站在软件使用者的立场,详细介绍了化工、能源、轻工、制药等领域设计过程中关于图样绘制、过程模拟、系统优化和软件开发的方法,提供了用计算机技术解决化工设计问题的方案。通读本书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

    2025年02期 v.53;No.432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5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数学方法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评《化学化工中的数学方法及MATLAB实现》

    王尚;

    <正>立足自然科学研发维度,数学方法是解决化学难题、解释化学反应、解析化工原理、解读化工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实践操作中,数学方法介入化学化工应用场域主要体现三种价值,分别为数学语言表叙、数学计算结果、数学归纳规律。相较之下,“数学语言表叙”在化学化工应用场域的实现难度最大,不仅要考虑数学语言范式、数学算法设计及数学模型建构等内容,还必须考虑“数化转化”的合理性,即在数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将复杂的化学化工问题转化为数学命题、数学假说,再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实施解答与证明。

    2025年02期 v.53;No.432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数学方法在化学化工中的应用——评《化学化工中的数学方法及MATLAB实现》

    王尚;

    <正>立足自然科学研发维度,数学方法是解决化学难题、解释化学反应、解析化工原理、解读化工现象的重要工具之一。在实践操作中,数学方法介入化学化工应用场域主要体现三种价值,分别为数学语言表叙、数学计算结果、数学归纳规律。相较之下,“数学语言表叙”在化学化工应用场域的实现难度最大,不仅要考虑数学语言范式、数学算法设计及数学模型建构等内容,还必须考虑“数化转化”的合理性,即在数学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将复杂的化学化工问题转化为数学命题、数学假说,再进一步运用数学方法实施解答与证明。

    2025年02期 v.53;No.432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00K]
    [下载次数:1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