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 大液相负荷下斜孔塔板的流体力学性能

    何建培,周荣琪,段占庭

    针对大液相负荷气液传质操作 ,通过冷模实验 ,重新确定了普通斜孔塔板的液体力学性能 ,并给出了新的关联式。同时基于普通正排斜孔塔板在大液量操作条件下压降大 ,泄漏和雾沫夹带严重等缺点 ,沿用梯形导向浮阀的思想 ,提出了变正排为斜排的改进方案 ,并在相同条件下对两者的液体力学性能进行初步比较。证明了斜排斜孔塔板是一种适合大液体处理量且操作弹性较宽的塔板

    2002年01期 7-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1k]
    [下载次数:1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大型塔板液体停留时间分布与板效率研究

    徐世民,陈宁,干爱华,张泽廷

    报导在直径 2m的筛板塔实验装置中 ,用电导率连续测量系统同时测定塔板上 12个点的停留时间分布曲线及给出典型数据 ,并提出由停留时间分布曲线换算成塔板上浓度分布曲线以及计算塔板效率的方法

    2002年01期 12-16+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24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新型分离法回收制药废液中四氢呋喃

    许文友,陈小平

    为了从制药废液中回收四氢呋喃 ,研究了萃取精馏技术和加盐萃取精馏技术在分离甲醇 四氢呋喃 水体系中的应用 ,选择了萃取精馏及加盐萃取精馏所用溶剂 ,设计了工艺流程 ,确定了操作条件 ,采用以上技术从废液中回收的四氢呋喃 ,纯度可达到 99.5 % (质量 )

    2002年01期 17-19+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3k]
    [下载次数:7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8 ] |[阅读次数:0 ]
  • 传热设备自动清洗纽带的开孔结构优化研究

    卿德藩,俞天兰,俞秀民,彭德其,蒋少青,刘桂英,刘跃平,周立

    对设有开孔结构的自转清洗纽带进行了传热特性及流阻特性研究。结构优化试验的结果表明 :摩擦阻力和传热强化都随开孔面积比率的增大表现出先上升后下降的趋势 ,传热强化的幅度在 2 %— 18%之间 ,摩擦阻力系数在开孔率 18%时最大 ,其中 7#开孔比率纽带的综合性能最佳。因此 ,这种开孔结构的纽带更宜用于中低Re工况下应用 ,在 2 .0m/s以上的高流速工况下应采用高开孔率结构的纽带或螺旋带

    2002年01期 20-22+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循环射流流化床立管中气固流动实验研究

    董众兵,曹晏,邓惠平,王洋

    立管是气固循环系统的重要组成 ,其复杂性在于存在着各种流动体系。实验中循环射流流化床选用的循环立管结构是在其末端安置水平挡板作为限流构件 ,考察了水平挡板高度、加料量、射流气速等对立管料柱平衡高度的影响 ;采用气体示踪法测定了颗粒在立管中的流动速度和气体速度 ,并与立管中空隙率进行了关联 ,进而提出预测循环立管移动床流动状况的方法

    2002年01期 23-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1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苯氯化三相催化精馏工艺技术研究

    崔咪芬,乔旭

    针对苯氯化生产氯化苯气液连串反应体系 ,提出采用三相催化精馏技术 ,通过分别改变苯的回流量和氯气通入量 ,考察了这些因素对催化精馏过程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采用催化精馏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在适宜的操作条件下 ,到达反应终点 (间歇操作 )时塔釜氯化产物中苯的含量可低于 1% (质量 ) ,同时氯化苯的含量可达到 96 % (质量 )

    2002年01期 29-32+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文氏栅洗涤器除尘脱硫实验研究

    米铁,刘德昌,余新明,张如月,姚国建

    采用双碱法脱硫技术 ,在自行设计的多通道文丘里洗涤器 (简称文氏栅洗涤器 )进行模拟燃煤烟气的除尘脱硫试验。其试验过程是 :先在三种不同喉部参数 (分别称为 1# ,2 # ,3 # )的文氏栅洗涤器进行除尘试验 ,经过优选后 ,在 2 #文氏栅洗涤器上进行脱硫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经过优选的 2 #文氏栅洗涤器有着较高的除尘脱硫效率。当文氏栅洗涤器的运行参数为 :pH =12、液气比为 0 .75L/m3、 [Na+ ]=0 .3mol/L、 [SO2 ]=12 0 0× 10 -6,文氏栅洗涤器的除尘效率大于 96 % ,脱硫效率大于 80 %。经过完善后可用作中小型燃煤锅炉烟气的除尘脱硫

    2002年01期 33-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3k]
    [下载次数:13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液相沉淀法制备纳米粒子的过程特征和原理

    贾志谦,刘忠洲

    以制备纳米粒子为目的的液相沉淀过程 ,其成核、生长、聚结和老化等 ,均具有自身特征和规律。理想的沉淀过程是成核和生长分区或分期进行 ,在成核区或成核期 ,体系过饱和度高于均相成核临界过饱和度 ,为均相成核动力学所控制 ;在生长区或生长期 ,体系过饱和度小于成核临界过饱和度 ,为界面生长机理所控制。提出采用特征成核时间和特征扩散时间 ,判定反应沉淀过程的成核控制因素。提出粒度分布控制的技术关键 ,是将成核过程由微观混合控制转化为动力学控制

    2002年01期 38-4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3 ] |[阅读次数:1 ]
  •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蛋白类废水研究

    张颖,任南琪,王爱洁,陈兆波

    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对较高浓度的蛋白类有机废水进行处理。结果表明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处理蛋白类废水效率高 ,不受负荷影响 ,进水COD在 6 2 3.4— 2 313.5mg/L之间 ,稳定运行条件下 ,COD的去除率可达 95 .0 %以上、TN的平均去除率为 6 1.8%、浊度的去除率可达 98.8%。通过密闭反冲洗系统、曝气紊流条件 ,可有效缓解膜通量的衰减 ,同时防止反应器内硝化抑制作用的产生。实验还表明 ,MLSS是制约膜水通量和废水处理效果的关键因素

    2002年01期 42-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1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6 ] |[阅读次数:1 ]
  • 含油污水高效处理系统试验研究

    蒋明虎,赵立新

    介绍了油田含油污水处理现状、现有处理技术及其发展情况。描述了污水处理及采出液处理现场实验工艺流程及主要试验内容。试验发现 ,当入口含油浓度在 6 0 0mg/L左右时 ,旋流处理后可降到 6 0mg/L ,再经气浮处理可降到 2 0mg/L左右 ;当入口含油在 2 5 0 0mg/L左右时 ,旋流处理后可降到 6 0 0mg/L ;若经气浮处理可降到 2 5 0mg/L左右。实际应用中应根据客观条件合理选择分离设备及其配套设备 ,形成一套高效的处理系统

    2002年01期 45-4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9k]
    [下载次数:3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5 ] |[阅读次数:1 ]
  • 纳米技术及其应用

    2002年01期 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k]
    [下载次数:8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海藻酸微胶囊的制备及在药物控释中的研究进展

    王康,何志敏

    海藻酸具有相对温和的凝胶条件与良好的生物相容性 ,已广泛应用于药物缓释与生物医学工程。综述了海藻酸微胶囊的制作方法、增加海藻酸微囊的稳定性与控制物质扩散的主要方法及海藻酸凝胶在药物控释研究中的进展

    2002年01期 48-54+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50k]
    [下载次数:19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3 ] |[阅读次数:2 ]
  • 新型功能高分子材料及其应用

    李伟,方东宇,陈钟秀

    功能高分子是一类具有特殊用途的高分子材料 ,印迹高分子、敏感性水凝胶和固定化酶是三种较有特色的功能高分子材料。该文将对上述三种功能高分子材料以及它们在生化分离、生物催化、物质分析与检测以及药物控制释放中的应用做一介绍 ,同时也对它们的不足和发展前景进行了评述

    2002年01期 55-59+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k]
    [下载次数:2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5 ]
  • 计算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新方法

    王克强,孙献忠

    根据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的变化规律 ,发展了一种计算不同温度下电解质水溶液导热系数的普适方法 ,该方法不仅适用于稀溶液 ,而且适用于浓溶液 ,同时适用于高浓度的强酸和强碱溶液。对 5 1种电解质 35 5个数据点的计算结果表明 ,导热系数计算值与文献推荐值的一致性令人满意 ,平均误差 3.87% ,计算精度优于文献方法

    2002年01期 60-62+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2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化工分离技术的若干新进展

    费维扬,王德华,尹晔东

    从现代化工和高新技术发展的需求出发 ,论述了化工分离技术的重要性、多样性和复杂性。分析了化工分离技术在新世纪所面临的新的机遇和挑战。并对当代化工分离技术的发展特点和我们的对策进行了探讨

    2002年01期 63-66+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97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4 ] |[阅读次数:1 ]
  • 考虑环境影响的间歇化工过程最优化研究进展

    袁希钢,姚兆玲

    对考虑环境影响的间歇过程设计和排序 ,及有关的环境影响评价方法等方面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指出环境边界的定义、环境影响的评价 ,以及最优化方法是该领域应进一步研究的重要问题

    2002年01期 67-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19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 ]
  • 活性白土法精制苯酚研究

    李淑芬,陈玉霞,汤伟,曹钢

    采用活性白土法对提高异丙苯法合成的苯酚产品的质量进行了研究 ,探讨了使苯酚硫酸着色率(UVT)值达到指标要求 (≥ 90 % )的工艺条件。通过对苯酚原料的GC MS分析和对原料与产品的UVT及总酮量分析定性说明影响UVT值达标的主要杂质为沸点高于苯酚的酮类化合物。以活性白土为催化剂研究了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催化剂用量等因素对提高苯酚UVT值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反应温度为 12 0℃ ,反应时间为 1h、催化剂用量为苯酚质量的 2 %条件下 ,反应产物经适当减压精馏可得到使UVT值达到 95 %以上的高纯度苯酚

    2002年01期 72-75+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5k]
    [下载次数:1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化学工程》撰稿须知

    2002年01期 76-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