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王维德
多元物系传质过程与二元物系传质过程有着本质的区别 ,由于组分间的交互作用 ,多元物系传质各组分传质效率不相等 ,其分布范围可在 -∞至 +∞之间 ,某些组分可能产生逆向传质、渗透传质、传质障碍等传质奇异现象 ,这些现象用传统的二元物系传质规律无法作出解释 ,必须用Maxwell Stefan方程进行描述。该文综述了Maxwell Stefan方程的由来、求解方法及其在多元相间传质中的应用。
2002年04期 8-12+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8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7 ] |[阅读次数:1 ] - 银建中,孙献文,李志义,丁信伟
建立了一套萃取实验装置 ,对超临界CO2 流体萃取沙棘油进行了实验研究。压力 15— 30MPa,温度 30— 5 0℃。分别考察了萃取压力、萃取温度、颗粒度、物料填充量以及萃取时间等条件对萃取率的影响 ,并就工艺参数对萃取率的影响机理和原因进行了分析与讨论。结果表明 :当压力为 2 5MPa、温度为 40℃时可获得较高的萃取率。流量为 0 .2m3 /h时 ,萃取时间为 4— 5h。化学成分分析结果证明 :沙棘油中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12 .3%,不饱和脂肪酸含量占 87.7%。
2002年04期 13-15+38-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6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0 ] |[阅读次数:1 ] - 刘军,王涛,沈忠耀
超临界流体技术是新兴的化工技术之一 ,换热是其工程应用研究的重要方向。该文以水作为超临界流体的代表 ,以逆流操作的套管式换热器为对象建立简化的物理模型 ,再通过微元热量平衡分析 ,建立数学模型 ,并用数值方法求解。文中研究了 2 5MPa、 30MPa和 35MPa ,及 2 5— 6 0 0℃范围内冷热流体的温度、总传热系数和热流密度沿管长的变化 ,结果显示了在近临界区由于物性变化剧烈 ,使占整个管长的 1/ 3— 1/ 2的区段换热效率变低的独特规律。压力升高有利于换热的进行 ,并讨论了管径的影响。
2002年04期 16-20+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7k] [下载次数:44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0 ] - 高文元,孙俊才
采用粉粒体传热的两区模型和微元体能量平衡理论 ,研究和分析了不同颗粒粒径的分子筛催化剂对波面移动床换热器各传热系数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分子筛催化剂颗粒粒径的大小对壁面传热系数和总传热系数影响大 ,而对中央区的传热系数无影响。
2002年04期 21-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9k] [下载次数:9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0 ] - 朱玉峰,司孟华
对多层喷淋盘式分布器进行了介绍和测定。提出了最小溢流强度、最小液面高度及液体分布不均匀度的概念 ,并找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2002年04期 25-27+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k] [下载次数:27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郭笃信,郝惠娣,魏玉梅,刘清昌
介绍一种新型高效节能搅拌设备———中心龙卷流型搅拌槽。该设备是根据槽内流体的流动形态取决于搅拌叶轮、附件的类型及它们之间的空间配置关系 ,从运用龙卷风形成机理入手研制成功的。该设备兼有径向流和轴向流的搅拌特点 ,搅拌混合性能优良 ,其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用较低的成本解决目前存在的一些高密度或高浓度固体颗粒悬浮操作技术难题。
2002年04期 28-3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4k] [下载次数:15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刘亚杰,程光旭,冯霄
反应 再生系统是影响催化裂化装置安全和经济效益的关键因素 ,文中采用故障树分析方法 ,建立反应 再生系统故障树模型 ,并对其操作工艺失常状态进行了可靠性分析 ,得到引起反应 再生系统非正常运行状态的关键影响因素和薄弱环节。并根据该故障树模型的特点 ,给出系统长周期可靠运行的改进措施。
2002年04期 32-3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k] [下载次数:22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8 ] |[阅读次数:1 ] - 邓祥义,向兰,金涌
以NiCl2 ·6H2 O为原料 ,氨水为沉淀剂 ,在常温下通过单相沉淀法制备出了纳米NiO。该法工艺简单、原料价廉易得 ,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2002年04期 39-40+5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k] [下载次数:27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2 ] |[阅读次数:1 ] - 刘雪东,李凤生,张智宏
采用撞击流技术 ,实现粉体的超细粉碎与表面有机化改性工艺于一体。阐述撞击流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装置的流程特点及工作机理。用硬脂酸作为改性剂 ,对重质碳酸钙进行超细粉碎与表面改性研究 ,研究系统中工质压力、加料速度、改性剂用量等参数对改性粉体性能的影响。通过测定改性粉体的活化指数、红外图谱及其在液体石蜡中的粘度变化 ,证明改性粉体的改性效果良好 ,试验流程及装置具有可行性。
2002年04期 41-4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36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5 ] |[阅读次数:1 ] - 李晓玺,温其标,陈玲
采用In Vitro消化模型模拟人体消化道环境 ,对不同交联度 (DC)的三氯氧磷淀粉 (DC =3.70× 10 -5至 2 .2 7×10 -2 )的消化性能进行了研究 ;同时用微生素酶对三氯氧磷交联木薯淀粉进行生物降解并测定各个样品的抗酶解淀粉 (RS)含量。三氯氧磷交联变性处理对木薯淀粉的消化速度和生物降解程度的影响随交联度的不同而不同。高交联特别是使淀粉达到完全非晶化时对淀粉的消化速度和生物降解程度影响更大。
2002年04期 45-48+5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8k] [下载次数:3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0 ] |[阅读次数:1 ] - 朱慎林,朴香兰,王桂明
用绿色溶剂碳酸二甲酯 (DMC)对含酚废水进行了萃取处理 ,研究了时间、pH、溶剂组成、溶剂比等对萃取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DMC萃取苯酚的过程为物理溶解过程 ,因此萃取过程在几分钟之内就能达到平衡 ,而且萃取过程基本不受 pH值的影响。随着平衡水相浓度的增加 ,平衡有机相浓度增加 ,而且分配系数也增加。以 5 0 %DMC 正己烷为萃取剂 ,三级萃取 5g/L的苯酚废水 ,萃残液中的酚浓度降到了 4.82mg/L。
2002年04期 49-51+4-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k] [下载次数:30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4 ] |[阅读次数:1 ] - 王玉军,骆广生,王岩,戴猷元
通过测量聚丙烯中空纤维膜萃取器壳程和管程流动的RTD曲线 ,证实了中空纤维膜器管程与壳程流动均较为复杂 ,与理想平推流和理想全混釜相差较大。膜器管程流动的轴向返混程度随着流速增加而减小 ,而膜器壳程流动的轴向返混程度随着流速的增加而增大。将两相流轴向扩散模型用于描述传质情况 ,比较了表观传质系数和真实传质系数 ,计算了中空纤维膜萃取器中真实的浓度剖面。结果表明 ,中空纤维膜萃取器轴向扩散导致表观传质系数比真实传质系数下降 30 %左右 ,所以在进行膜器设计和放大时 ,中空纤维膜器的轴向扩散不可忽略。
2002年04期 52-5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3k] [下载次数:17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罗永刚,李大骥,戴清
综述比较了制备TiO2 薄膜的几种方法 ,研究了活性TiO2 膜的光催化原理 ,光诱导亲水性原理 ,除污防雾性能以及采用溶胶 凝胶法制备的TiO2 膜对两种含氯苯酚的降解效果。分析了活性TiO2 膜作为一种功能材料目前在国内外工业应用状况。
2002年04期 56-58+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38k] [下载次数:27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9 ] |[阅读次数:0 ] - 王建成,韩荣江
实验测定了KNO3 ,KCl,NaCl,K2 SO4 在甲醇、乙醇、丙酮、二乙胺分别与水形成的混合溶剂中的溶解度。用热力学模型推算了这些体系中电解质的溶解度 ,并用实验数据关联出模型中的参数 ,推算结果与实验相符。
2002年04期 59-62+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6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2 ] - 周传光,高健,赵文
反应精馏是伴有化学反应的精馏过程 ,具有设备紧凑、能量集成等优点。文章总结介绍了 80年代中期以来国内外有关反应精馏过程设计的研究进展 ,重点分析了图解设计法理论研究的现状和局限性 ,指出了反应精馏过程图解设计法的发展方向。
2002年04期 63-6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5k] [下载次数:43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4 ] |[阅读次数:1 ] - 吕九琢,徐亚贤,袁光,戴玉华
以苯、三氯化磷、乙醇为主要原料 ,经两步反应合成苯基亚膦酸二乙酯。第一步反应 :苯和三氯化磷在三氯化铝催化剂作用下生成苯基二氯化膦 ,n (C6H6)∶n (PCl3 )∶n (AlCl3 ) =1∶3∶1.33,回流 12h ,三氯氧磷为处理剂 ,产率 88.6 %。第二步反应 :苯基二氯化膦在N ,N 二甲基苯胺存在下与乙醇作用生成目的物 ,n(phPCl2 )∶n (C2 H5OH)∶n [phN (CH3 ) 2 ]=1∶2 .5∶2 .2 ,反应温度 2 0— 30℃ ,产率 80 .4%。
2002年04期 68-71+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4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5 ] |[阅读次数:1 ] - 俞天兰,彭德其,蒋少青,刘桂英,支校衡,周罗轩,刘跃平,张琳
简述了常用的除垢方法 ,重点介绍了一种新的自动清洗技术———在每根冷凝管内悬挂一条特制的塑料螺旋纽带 ,利用冷却水带动纽带自转对管内污垢实行刮擦清洗作用。在某大型肉联厂初步的工业应用试验结果表明 ,安装纽带后冷却水进出口温度差比安装前提高了 2 7.5 %。
2002年04期 72-7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6k] [下载次数:15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2002年04期 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朱夏霖
油脂酸在精馏分离过程中选用防腐蚀材料是一大难题。采用上海材料研究所的C15材料制成的网孔板波纹填料具有很好的耐腐蚀性能 ,该填料分离效果好 ,并且每立方米材料与压延孔板波纹填料相比质量减少了 30 %,因此能大大降低成本。
2002年04期 75-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k] [下载次数:8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2002年04期 7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2002年04期 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 2002年04期 7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k] [下载次数:2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0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