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张志强,苏志国
通过考察C18 硅胶吸附分离中液固两相间的物质传递 ,建立了紫杉醇在该吸附柱上分离的速率模型 ,并用有限元方法对模型进行了求解 ,模型计算值与实验值吻合良好。研究体积超载和浓度超载两种方式对紫杉醇吸附分离过程的影响说明 ,在紫杉醇的C18 硅胶吸附制备中 ,浓度超载优于体积超载
2002年05期 7-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12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 ] |[阅读次数:1 ] - 张红彦,王树楹,兰仁水
根据透明有机波纹填料片内染色液体流动分布的实验研究 ,提出了板波纹填料塔内液体流动模型 ,并对真实填料塔进行了实例计算 ,所得结果对于填料塔实际操作具有指导意义
2002年05期 11-1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0k] [下载次数:26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9 ] |[阅读次数:0 ] - 高红,贾绍义
研究了磁化处理对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润湿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 ,经磁化处理后 ,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接触角随着磁感应强度的增强而下降 ,即磁化处理能够改变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定量计算表明 ,磁化处理后 ,醇类水溶液在聚丙烯填料表面的润湿性能可提高 2 0 %以上。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回归 ,得出了接触角θ的关联式 ,该研究结果对聚丙烯填料的工程应用具有参考价值
2002年05期 15-19+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2k] [下载次数:1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 ] |[阅读次数:1 ] - 任晓光,李翠清,刘长厚,赵起,Hans Mller Steinhagen
在过冷流动沸腾条件下 ,对硫酸钙的沉积过程进行了研究 ,考查了不同流速和不同加热器表面条件下硫酸钙的结垢状况。研究表明 ,表面能对污垢沉积有显著影响 ,采用现代表面处理技术 ,对金属表面进行磁控溅射 ,可以降低金属表面能 ,抑制污垢在加热器表面上的沉积。同时 ,操作的工艺条件对硫酸钙结晶垢的形成也有一定影响 ,在一定流速范围内 ,提高流速 ,可减少污垢的形成 ,提高传热系数
2002年05期 20-2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3k] [下载次数:18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刘公召,臧淑艳,陈尔霆
采用传热量测量法测定了渣油在不同运行条件下的结垢热阻 ,研究了渣油结垢热阻随时间、流速和温度的变化规律。在分析渣油结垢机理的基础上 ,提出了结垢动力学模型 ,对实验室测定结果进行非线性回归 ,得出计算渣油结垢热阻的半经验公式。该公式用于放大工业炼油装置 ,结垢热阻的计算值与文献报道的实际标定值比较接近
2002年05期 25-2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1k] [下载次数:16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包雨云,黄雄斌,施力田,王英琛
采用自行研制的双电极电导探针 ,在 0 .75m× 0 .75m× 1m方形搅拌槽中 ,测定了玻璃珠 水体系中固体颗粒对液相速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加入密度大于水的固体颗粒后 ,轴流式向下泵送液体搅拌桨的表观排出流量准数增大 ,但实际排液能力并不增加 ;近壁上流区液相速度衰减 ,衰减幅度随固相浓度不同而不同 ;由于固体颗粒的加入 ,搅拌槽底部液相速度衰减 ,与近壁上流区相比衰减幅度较小。近壁上流区液相速度与搅拌转速成正比 ;不同直径的搅拌桨 ,输送功率相同时 ,近壁上流区液相速度相等。近壁上流区液相速度可作为固液悬浮搅拌槽设计的重要参数
2002年05期 29-33+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0k] [下载次数:34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32 ] |[阅读次数:1 ] - 杨建,张鸣远,苏玉亮,张超杰
用双头电导探针对水平管泡状流局部界面参数进行了测量。用概率统计方法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处理 ,计算了气泡速度、气泡直径、气泡频率、界面浓度等局部参数。结果表明 ,界面浓度沿径向的分布与气泡频率沿径向的分布类似 ,都是靠管上壁较大、靠管下壁较小。其峰值都在距上壁r/R =0 .75— 0 .95之间。与直接用探针测得的速度计算结果比较 ,速度要高 0— 8.7% ,界面浓度要大 0— 35 .2 %。
2002年05期 34-37+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4k] [下载次数:30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6 ] |[阅读次数:1 ] - 王志奇,陈平,李海滨,吴创之,陈勇,李保庆
在上部内径为 195mm柱状、下部为 6 0°锥体的喷动床中水平引入辅助气 ,考察了水平辅助气对流动特性的影响。实验结果发现 ,辅助气的水平引入比竖直或法向引入可以更有效地抑制喷动气体向环流区扩散 ,降低最小喷动气速。在总气速一定的条件下 ,增大辅助气速的比例 ,可以降低喷动区空隙率而使颗粒浓度增大 ,提高颗粒的循环流动量。相比而言 ,喷动气速对喷动区颗粒的流动速度影响较大 ,而水平辅助气速对环流区颗粒的流动速度影响较大
2002年05期 38-43+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0k] [下载次数:7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郝惠娣,伍星,郭笃信,孙吉兴,李宝璋
对于自混式圆盘涡轮搅拌器在非牛顿流体体系中传质特性及动力学性能 ,采用空气 羧甲基纤维素钠(CMC)水溶液体系进行实验研究 ,拟合出气液传质系数方程 ,为设备的放大提供了依据。结果表明 ,该类搅拌器的传质性能优于传统六平叶圆盘涡轮搅拌器 ,具有节能、低剪切的作用 ,适用于生物发酵等非牛顿体系
2002年05期 44-47+3-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9k] [下载次数:18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应卫勇,房鼎业
建立了甲苯、二甲苯、环己烷催化燃烧反应器的一维拟均相数学模型 ,在MnCuOx/Al2 O3 催化剂上催化燃烧反应动力学采用Langmuir双曲型动力学方程。模拟计算了废气处理量、废气中有机化合物的浓度、床层入口温度对净化率的影响
2002年05期 48-5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5k] [下载次数:10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 ] |[阅读次数:1 ] - 王艳东,马振毅,元英进
利用光学显微照相技术、细胞总DNA琼脂糖凝胶电泳和TUNEL标记等手段 ,研究了外源紫杉醇(Taxol)作用下南方红豆杉细胞的凋亡及其动力学。研究结果表明 ,外源紫杉醇能显著提高南方红豆杉细胞凋亡的速率和发生率 ,表明高浓度紫杉醇不利于细胞的生长。凋亡动力学研究对指导大规模植物细胞培养生产紫杉醇具有重要意义
2002年05期 53-57+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0k] [下载次数:15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江燕斌,钱宇,李秀喜,王超,谢晋巧,孙智华
研究了磷酸三丁酯 (TBP) 煤油络合萃取剂的再生问题。萃取剂采用碱洗反萃的方式再生 ,系统地研究了反萃再生条件对萃取剂再生效果的影响。实验表明 ,经三级错流萃取后萃取剂含酚量可由约 6 0 0 0 0mg/L降至10 0 0mg/L以下 ,满足了萃取剂循环使用的要求
2002年05期 58-61+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52k] [下载次数:30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21 ] |[阅读次数:1 ] - 王岩,王玉军,骆广生,戴猷元
处理重金属离子水溶液是环境治理中的一个重要方面 ,应用新型膜萃取技术对去除水溶液中镉离子进行了研究。首先测定镉离子在不同萃取体系中的分配系数 ,选择合适的萃取剂 ,在中空纤维膜器中研究膜萃取去除镉离子的分离效果和传质特性 ,探讨不同装填因子、两相流速、水相初始浓度等实验条件对分离和传质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 ,体积分数为 5 0 %的P2 0 4 正庚烷溶剂对于镉离子有较好的萃取效果。当装填因子为 0 .732 8时 ,经 33cm长的中空纤维膜器一级萃取可将溶液质量浓度由 40 0mg/L降至 0 .2mg/L以下 ,证明了膜萃取的高效性
2002年05期 62-65+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32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6 ] |[阅读次数:1 ] - 骞伟中,魏飞,汪展文,金涌
对现代合成氨CO变换技术中发展起来的不同种类的固定床等温反应器进行了比较 ,从转化率、操作稳定性、结构复杂程度及发展前景等方面进行了论述。特别分析了另一类等温反应器———流化床反应器的特点 ,并结合其在传热、传质、处理量及操作等方面的优势和流态化技术的发展。流化床反应器在CO变换过程中的工业化应用很有前景
2002年05期 66-69+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4k] [下载次数:38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 ] - 张雪梅,张卫江,朱璟,王凤东,简春贵
研究了以廉价的混合二甲苯和一氯甲烷为原料、液相法合成均三甲苯的新工艺 ,讨论了各种工艺条件对反应的影响 ,并找到了最佳工艺条件 ,即混合二甲苯 10 0 0mL ,反应温度 12 0— 130℃ ,催化剂用量5 % ,烷基化剂流量 0 .0 6m3 /h ,搅拌速度 40 0r/min ,反应时间 5h ,通入氯甲烷 3h。在此条件下反应液中均三甲苯的含量达到 14%左右。该工艺具有原料价廉易得、产品含量较高的特点 ,满足工业化的要求 ,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
2002年05期 70-7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7k] [下载次数:18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7 ] |[阅读次数:1 ] - 杨文玲,马沛生,王加宁,王春芳,李海霞
探讨了降解聚合物PHB的化学生产方法 ,重点研究了单体 3 羟基丁酸的化学合成工艺。以乙醛为原料 ,经羟醛缩合制备 3 羟基丁醛 ,再通过 3 羟基丁醛的液相氧化合成 3 羟基丁酸。利用压力反应装置 ,通过催化剂选择实验和正交试验 ,确定了 3 羟基丁醛氧化反应的合适催化剂和最佳反应条件。最佳反应条件为 :催化剂为钴醋酸盐 ,催化剂用量 0 .5 % (质量 ) ,溶剂为有机酸酯 ,溶剂用量 80 % (质量 ) ,反应时间30h ,反应温度 6 0℃ ,反应压力 0 .8MPa。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3-羟基丁酸的平均收率达 81.75 %。
2002年05期 74-78+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8k] [下载次数:6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