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汤志刚;李红伟;郭栋;崔敬杰;
在实验测定乙二醇单叔丁醚(TMBE)与乙二醇二叔丁醚(TDBE)相平衡数据的基础上,回归得到了Wilson方程的相互作用参数Λ12和Λ21,并利用回归参数的Wilson方程预测了TMBE和TDBE共沸组成随压力降低,TMBE的摩尔分数降低。根据此特性,文中设计了利用差压精馏分离TMBE和TDBE的流程,并在Pro/II流程模拟软件上,建立了差压精馏分离TMBE和TDBE的模型并进行了模拟计算。模拟结果表明:利用差压精馏可分别获得纯度(摩尔分数)大于99%以上的TMBE和TDBE。
2014年01期 v.42;No.299 15-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77K] [下载次数:25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237 ] - 黄国强;孙帅帅;
利用二氯二氢硅与四氯化硅反歧化反应生成三氯氢硅的原理,提出一种用于回收处理二氯二氢硅的反应精馏流程,其特征是将四氯化硅含量较高的塔釜液通过外部循环返回到含有催化剂的反应段参与反应。在建立反歧化反应精馏流程及相关工业试验装置的基础上,利用Aspen Plus软件进行模拟。理论模型采用平衡级模型,其中反应模型考虑了主反应的动力学影响和副反应的化学平衡限制。模拟结果和工业试验数据吻合良好,该流程能将二氯二氢硅转化为高价值的三氯氢硅,二氯二氢硅转化率高达98.6%,三氯氢硅纯度可达91.6%。在此基础上,优化反应精馏操作参数,考察了进料位置、持液量、回流量和进料摩尔比对产品纯度的影响,确定了各变量的最佳值,并对反歧化工艺进行了经济评价。
2014年01期 v.42;No.299 19-2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20K] [下载次数:3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226 ] - 陈学青;赵斌;杜佩衡;曹吉林;
由溶液聚合法制备了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吸附剂。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对Pb2+的吸附过程符合Langmuir等温吸附,平衡吸附量为112.74 mg/g。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固定床穿透曲线较好地符合BDST模型,k a=0.300 L/(mg·min),N0=18.644 mg/L,Z0=1.152 cm,对Pb2+的去除率可达到90%。由TPHDM模型得到k f=6.40×10-6m/s,k s=4.31×10-9m/s,D L=3.25×10-8m/s,聚丙烯酰胺-丙烯酸钠复合膨润土固定床吸附Pb2+的传质阻力以轴向扩散控制为主。
2014年01期 v.42;No.299 24-2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6K] [下载次数:24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1 ] |[阅读次数:196 ]
- 李相鹏;汪蓉梅;
运用商用流体计算软件FLUENT6.3,建立基于Navier-Stokes方程和VOF方法相结合的CFD分析模型,湍流结构模拟采用RNG k-ε模型,研究了液相物性参数对规整填料内气液二相流体动力学特性的影响。采用文献实验测试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重点研究了在一定逆向气流速度条件下液相密度和黏度等物性参数对液膜流动的影响。结果表明:在分析的液相物性参数变化范围内,填料表面均能形成一层稳定的液膜流,气相流场分布也基本一致。液相密度增加,界面液相速度均值增大,沿界面速度值波动幅度降低,填料持液量减小。液相黏度增大,界面液相速度均值减小,持液量增加。2个物性参数改变时,有效界面传质面积均保持在一定值范围内波动。
2014年01期 v.42;No.299 40-4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8K] [下载次数:1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161 ] - 秦佩;郝惠娣;冯荣荣;翟甜;雷建勇;
在实验室提出的新型三相搅拌槽——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中,采用六直叶圆盘涡轮桨进行三相混合性能的实验。从固液悬浮、气液分散和传质性能等方面对搅拌槽进行了研究,探讨了固相颗粒对气含率和传质性能的影响,得到了搅拌槽中不同性能参数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自吸式龙卷流型搅拌槽作为一种新型的三相搅拌槽,能够获得良好的固液悬浮和气液分散效果;当搅拌槽内固相体积分率较低(φ<20%)时,可采用颗粒的壁面堆积高度作为完全悬浮状态的判定标准;固相颗粒的存在会使气含率明显降低,但对传质性能的影响较为复杂,φ<5%时的体积传氧系数K L a高于纯溶液,φ>5%时的K L a低于纯溶液,但都随固相体积分率的增加而降低。
2014年01期 v.42;No.299 45-4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29K] [下载次数:30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0 ] |[阅读次数:178 ] - 林雯;汪永庆;龚欣;亢万忠;
在中石化安庆分公司Shell粉煤气化装置上,通过测量并采集煤粉循环过程以及气化炉运行过程的煤粉输送管线上压力与煤粉流量信号,开展了煤粉密相气力输送过程稳定性分析研究。在获得管线压力和煤粉流量时间序列基础上,借助标准差和最大振幅的信号处理方法,重点研究了煤粉流量调节阀开度、煤粉质量浓度和输送压差对煤粉输送稳定性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煤粉流量调节阀开度增加,管线压力易受给料罐压力波动的影响;煤粉流量调节阀开度减小,管线压力呈随机波动,输送不稳定程度增加。煤粉质量浓度增加,其输送稳定性有所降低;输送压差对煤粉输送稳定性的影响与调节阀开度有关。在此基础上,通过对比分析气化炉运行工况的煤粉输送稳定性,提出了适当降低输送压差,以减少系统能耗的建议。
2014年01期 v.42;No.299 50-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6K] [下载次数:22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12 ] |[阅读次数:179 ]
- 周哲;刘清;费兆阳;陈献;汤吉海;崔咪芬;乔旭;
采用酯化水解两步法高效合成3-甲基-3-丁烯-1-醇(MBOH)。首先采用硅烷嫁接法制备了MCM-48嫁接SnCl2催化剂,应用于多聚甲醛、异丁烯和醋酸缩合酯化制备3-甲基-3-丁烯-1-醇醋酸酯(MB-AC),然后MB-AC碱性水解制备MBOH,并对缩合酯化和水解反应进行工艺条件考察。结果表明,最佳缩合酯化反应条件为:2.4 g催化剂,16 g多聚甲醛,120 g异丁烯,128 g醋酸,反应温度140℃,反应时间6 h。在此条件下,MB-AC的收率为55.5%,MBOH的收率为13.8%。进一步将缩合酯化反应产物碱性水解,最佳水解条件为:水解温度50℃,进料速度为60 mL/h,碱溶液质量分数为20%。在此条件下,水解收率为94.5%。酯化水解两步法制备MBOH的总收率达到65.5%。
2014年01期 v.42;No.299 55-5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669K] [下载次数:17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4 ] |[阅读次数:301 ] - 钟巍;田宙;
针对近些年发展起来的若干新兴数值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进行综述。详细介绍了遗传算法,格子玻尔兹曼方法,蒙特卡罗方法和蚁群算法等,在简化化学反应动力学模型,估算化学反应动力学相关参数,求解化学反应动力学控制方程组等方面的应用和研究情况。最后,对新兴数值计算方法在化学反应动力学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分析与展望。
2014年01期 v.42;No.299 60-65+7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663K] [下载次数:18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8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