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环境化工

  • 处理废气脱硝脱硫的活性碳改性技术研究进展

    李明原;廖亚龙;葛伟童;吴越;刘庆丰;

    活性炭广泛应用在工业废气的吸附、脱硝脱硫中,然而,传统活性炭微孔结构较少、孔隙分布不均匀、孔道内灰分较多造成阻塞等,脱硝脱硫效率不理想;在应用前常常需要通过改性手段处理活性炭来扩大其比表面积,提升孔隙率,改善表面官能团与掺杂原子的种类和数量,以此来提升吸附性能。综述了活性炭脱除废气中SO_2和NO_x的机理,研究了物理改性、化学改性对活性炭比表面积、孔结构、表面官能团等理化性质的影响,以及改性方法对活性炭吸附、脱除烧结废气中NO_x/SO_2效率的影响规律,展望了用于处理废气脱硝脱硫的活性炭改性趋势。

    2023年09期 v.51;No.415 1-6+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2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能源化工

  • 线性离子源反应离子刻蚀多晶硅绒面结构

    孙涛;张忠强;林本才;上官泉元;

    为探究硅片绒面结构受RIE(反应离子刻蚀)工艺参数的影响规律,采用二维流体力学漂移扩散有限元方法建立了矩形腔室电容耦合等离子体放电模型,研究射频功率和压强对等离子放电特性的影响规律,并通过实验研究不同功率(1 500、1 750、1 900 W)和压强(22—30 Pa)工艺参数下,多晶硅片经刻蚀后其表面纳米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通过采用Cl_2、O_2和SF_6作为反应气体刻蚀形成的纳米绒面结构宽度在196—480 nm、深度在120—280 nm。射频功率的增加使得中性活性物质数密度增加,刻蚀宽度随之增加,离子数密度以及电场强度增强使得刻蚀深度增加,刻蚀速率得到提高;压强的增加只增加刻蚀宽度,对刻蚀深度几乎无影响。该方法和结论可为RIE工艺参数控制和绒面结构调控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51;No.415 7-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3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钨盐催化糠醇高效转化制乙酰丙酸己酯

    王颖慧;马亚丽;郑强;李雪;贾松岩;

    乙酰丙酸长链酯是一类具有潜力的生物质基液体燃料,但其催化合成并未受到广泛关注。为开发乙酰丙酸长链酯的高效合成工艺,以HL(乙酰丙酸正己酯)为代表性的长链酯,通过糠醇醇解法研究其催化合成。结果表明,WCl_6是催化糠醇与正己醇醇解制HL的优选均相催化剂。当WCl_6加入量为糠醇物质的量的5%,糠醇与正己醇物质的量之比为1∶9时,在140℃下反应90 min, HL的收率最高可达76%。该催化反应体系可循环利用多次,而且也能实现糠醇与其他多种六碳醇有效醇解制乙酰丙酸六碳酯。此研究可为今后生物质合成可再生燃料提供参考。

    2023年09期 v.51;No.415 14-1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0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材料科学

  • 偶联剂共组装Ag@SiO_2-Co_3O_4催化剂高效乙烯催化脱除

    张巧飞;任浩天;刘智明;刘苗苗;李金风;高建飞;王鹏伟;

    作为一种气体植物激素和大气污染物,微量乙烯的催化燃烧脱除法是最为经济有效的处理方式之一。以三维网状结构的Al-fiber(铝纤维片)作为骨架基体,借助水溶性硅烷偶联剂DEMSBA(4-二乙氧基甲基甲硅烷基丁胺)的双向桥联作用,即氨基与Ag纳米颗粒发生配位作用,以及乙氧基与Co(OH)_2表面羟基形成Co—O—Si键,实现整装式Ag@SiO_2-Co_3O_4/Al-fiber类核-壳结构催化剂的宏-微-纳一体化组装。通过优化制备参数如DEMSBA加入量、硅烷化反应时间和温度,整装式Ag@SiO_2-Co_3O_4/Al-fiber催化剂表现出良好的微量乙烯催化脱除活性和稳定性,在200℃、气时空速为10 000 mL/(g·h)的条件下,连续反应120 h,乙烯转化率稳定在95%左右。

    2023年09期 v.51;No.415 19-24+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7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HP-β-CD降低脂肪醇聚氧乙烯醚对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紫外光谱的影响

    姜怡;石东坡;吴浩;李赓;朱生华;王齐;

    在SLDED(十二烷基二苯醚二磺酸钠)与AEO-7(脂肪醇聚氧乙烯醚)的复合水溶液中,AEO-7可对紫外光谱法检测SLDED产生明显干扰。实验结果表明:当复合水溶液中AEO-7的浓度为1.000 mmol/L时,0.200 mmol/L SLDED的吸光度由1.527降为1.409。同时,AEO-7还会降低SLDED的表观临界胶束浓度(c_(cmc)),当AEO-7的浓度分别为0.400、1.000 mmol/L时,SLDED的c_(cmc)由纯水中的0.320 mmol/L分别降低至0.317、0.289 mmol/L。研究结果进一步表明,HP-β-CD(羟丙基-β-环糊精)能有效消除AEO-7对SLDED检测结果的干扰作用,在复配体系中按n(SLDED)∶n(HP-β-CD)=1∶2加入HP-β-CD后,复配体系中SLDED的检测准确度明显提高。综合红外光谱表征与核磁共振氢谱表征的结果,可推测出SLDED分子进入HP-β-CD分子空腔,并形成n(SLDED)∶n(HP-β-CD)为1∶2的包结物,是HP-β-CD消除AEO-7对SLDED的干扰以及阻断SLDED分子形成胶束的主要原因。

    2023年09期 v.51;No.415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MPEGMAA-NAS结合CMC-Na对掺硅粉水泥石电阻率的影响

    吴凤龙;宋瑾;

    以MPEGMAA(甲基丙烯酸聚乙二醇单甲醚酯)、NAS(丙烯酸琥珀酰亚胺酯)为单体,合成出MPEGMAA—NAS嵌段聚酯型聚羧酸系减水剂。以该减水剂、CMC-Na(羧甲基纤维素钠)为外加剂,可以显著提高水泥石的电阻率,这主要归结于以下2个方面的协同作用:一方面MPEGMAA-NAS作为功能减水剂促进了水泥水化进程;另一方面MPEGMAA-NAS与CMC-Na延缓了硅粉在水泥浆体中的沉降和团聚,提高了硅粉在水泥浆中的分散效果。同时经正交试验优选出最佳外加剂和硅粉掺量:MPEGMAA-NAS折固掺量0.4%,CMC-Na折固掺量6.9%,硅粉掺量9%。

    2023年09期 v.51;No.415 31-3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传热过程及设备

  • 真空相变加热炉内燃烧特性模拟

    李洪涛;许丽;徐洪涛;刘峰;

    真空相变加热炉具有排烟温度低、热效率高等特点。针对某油田用300 kW真空相变加热炉内燃烧进行模拟研究,分析不同负荷下炉内温度场、NO_x浓度场和速度场的分布特性。结果表明:各负荷在截面高约1.7 m处平均温度均达到峰值,且排烟温度在148.2—177.1℃之间;额定负荷下出口NO_x排放质量浓度为52.4 mg/m~3;在120%负荷下炉内高温区域扩大,NO_x排放增大为72.4 mg/m~3;炉内高温烟气呈螺旋上升状,中心区域可引射烟气回流,从而降低中心火焰温度;该结构炉膛底部存在流体滞留区,通过模拟发现将炉膛底部和燃烧器改为12°倾斜结构,可消除底部滞留区,并在额定负荷下NO_x排放质量浓度降低为45.7mg/m~3,满足排放标准。为优化真空相变加热炉结构设计提供了参考。

    2023年09期 v.51;No.415 37-4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84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氧化石墨烯还原前后对脉动热管传热的影响

    沈俊杰;杨洪海;张苗;李勇;尹勇;陈子豪;何伟琪;张田田;

    工业生产中主要通过化学方法将GO(氧化石墨烯)还原,制备RGO(还原氧化石墨烯)。文中将GO及RGO应用于PHP(脉动热管),分析比较它们的结构及热物性,及其对PHP启动和传热的影响。采用闭式3回路铜制PHP,垂直强制风冷散热,蒸发段电加热功率范围10—105 W。PHP充液率约50%,GO及RGO纳米流体质量分数均为0.05%。研究表明:在水中添加GO及RGO有助于改善PHP的启动及传热。加热功率为20 W时,GO及RGO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率分别为37.4%和16.7%。随着加热功率的增加,强化作用有所下降。对于RGO纳米流体,当加热功率为105 W时,强化作用基本消失。与RGO相比,GO纳米流体的强化作用更大。主要归因于GO纳米流体湿润性、分散性及稳定性较好,表面张力及黏度较小。

    2023年09期 v.51;No.415 43-4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08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160—220 K温区槽道热管传热特性

    位翠翠;崔晓钰;蒋珍华;李南茜;

    为了研究160—220 K温区内槽道热管的传热特性,搭建槽道热管实验台,通过改变工作温度、加热功率、充液率以及倾斜角度,分析乙烷工质槽道热管等温性能和传热特性。实验结果发现:乙烷槽道热管在160—220 K温区下工作时,传热温差在2 K以内,充液率100%和顺重力倾斜角10°时热管工作性能最佳;随着工作温度的下降,工质的总压降增大,导致槽道热管的温差增大,等温性能下降;当倾斜角为40°时,热管温度出现波动现象,功率在10—50 W变化过程中,加热功率越大,热阻越小,最大热阻为0.22 K/W。通过合理分布热源位置和增大加热功率可降低槽道热管在不利工作角度下的传热热阻,提高热管传热性能。

    2023年09期 v.51;No.415 49-5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化工流体力学

  • CO_2气泡群上升过程的CFD-PBM模拟

    曾乐翔;裴东号;曹军;

    为揭示CO_2气泡群在方形鼓泡塔中上升过程的气液两相流行为,采用双流体模型耦合PBM(种群平衡方法)进行数值模拟,考虑气泡间的聚并和破碎现象,与部分实验结果相互对比,验证数值模型具有一定的可靠性,并分析入口气速、塔高宽比和入口分布器结构对气液流动情况、相含率和液相速度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气泡群的上升过程出现了周期性的羽流震荡现象,改变气速会影响塔内气泡羽流的震荡程度;流动过程液相发生湍动,随着塔高宽比增大,液相循环模式实现了从“冷却塔”形式到“交错涡旋”的转变;不同入口结构下相含率分布有差异,大入口的震荡更早到来,但震荡持续时间较小入口结构短。研究CO_2气泡群的多相流动规律为鼓泡塔的设计和优化提供了理论参考。

    2023年09期 v.51;No.415 55-6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6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反应工程

  • Ti/RuO_2-IrO_2网状阳极电催化析氯性能

    刘雪梅;耿嘉锋;廖栋才;白波;

    开发高效和高选择性催化剂是工业电催化NaCl生产活性氯的关键。采用三电极体系研究不同目数(20、40、80、100)网状阳极DSA(尺寸稳定阳极)(Ti/RuO_2-IrO_2)的析氯性能,并通过COMSOL模拟电流密度分布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DSA-80具有最高的析氯活性,在1.175 V(Ag/AgCl为参比电极)电压下获得113.60 mA/cm~2的电流密度和较小的塔菲尔斜率(28.09 mV/dec)。DSA的析氯活性随着网格目数的增加而不断增长,目数增加到100时析氯活性下降,这种现象源于不同目数电极的活性表面积差异。结合COMSOL仿真电解过程,电流密度分布的模拟和实验结果趋势一致,电流集中于电极边缘促进氯气析出。为提高工业可用电极电催化制氯性能提供重要参考。

    2023年09期 v.51;No.415 61-65+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2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6 ]
  • 改性超支化聚合物的制备及其阻垢性能

    王洋洋;刘庆旺;范振忠;刘金刚;谢帅;王嘉琪;

    通过对超支化聚合物末端基改性,合成2类具有抑制硫酸钙、碳酸钙垢的高效阻垢剂。采用EDA(乙二胺)、MA(丙烯酸甲酯)为原料,甲醇为溶剂,通过迈克尔加成和酰胺化反应,制备出PAMAM-2.0 G(2.0代超支化聚酰胺-胺),然后分别用HEDP(羟基乙叉二膦酸)和MAH(马来酸酐)对PAMAM-2.0 G进行改性,成功制备出PAMAM-PO_3H_2/PAMAM-COOH(端膦酸基/端羧基超支化聚酰胺-胺),并考察了不同环境状态下聚合物的阻垢性能。结果表明:PAMAM-PO_3H_2和PAMAM-COOH对CaSO_4垢的阻垢率均达到100%,对CaCO_3垢的阻垢率分别达到98.1%、88.7%,在80℃、pH>9时2种改性聚合物对钙垢的阻垢率均达到80%以上,且能够快速阻垢、阻垢性能稳定。通过分散性能测试和SEM分析发现,其阻垢机理主要与超支化的分子结构和端接的官能团有关。

    2023年09期 v.51;No.415 66-71+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70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医药化工

  • 载皂苷聚合物微球制备及其性能

    蔡杰慧;杨英全;唐春燕;曾振芳;

    以皂苷提取物为模型药物,PCL-PEG-PCL(聚己内酯-聚乙二醇-聚己内酯共聚物)为网络框架,采用溶剂挥发法制备载皂苷PCL-PEG-PCL微球,通过FT-IR(红外光谱)和SEM(扫描电镜)表征微球的组成和结构,并评价其体外释药性和抗氧化活性。FT-IR结果表明微球成功包载皂苷提取物;SEM结果表明微球为类球形,表面有微孔;体外释药实验结果表明微球对皂苷具有缓释性能,释药机理符合Higuchi模型;微球对ABTS~+·、DPPH·、·OH清除能力随质量浓度增大而增强。微球体外释药结果为微囊释药机理提供理论基础,微球体外抗氧化活性结果有助于岗梅总皂苷抗氧化剂的开发利用。

    2023年09期 v.51;No.415 72-7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14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过程模拟

  • 垂直振动液滴流动与蒸发特性的数值模拟

    焦建梁;单彦广;

    为研究垂直振动液滴内部流动和蒸发特性,采用VOF-CSF(流体体积函数和连续表面张力)方法,模拟4种共振模态(2、4、6、8)下液滴在恒温平板与高温空气中蒸发时内部流动与蒸发特性变化过程。结果表明:恒温平板上液滴不均匀的界面温度分布使液滴表面形成张力梯度,界面流体在此梯度下从高温区流向低温区,形成Marangoni流;液滴在模态2和4时内部出现Y型流动,在模态6和8时则呈现2个对称大尺寸的涡流动,且液滴在第4模态下内部平均流速最高。高温空气中液滴在第4模态下处于稳定蒸发时的蒸发速率最快,第8、6、2模态以及自然蒸发的蒸发速率依次小于第4模态,且共振频率处液滴的蒸发速率大于相邻频率下的蒸发速率。

    2023年09期 v.51;No.415 78-8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18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流动反应器流量调节式量热方法模拟

    李一帆;许启跃;叶树亮;

    面向连续流动条件下化学反应放热的测量需求,针对其量热方法开展研究。首先,根据流体流动状态及管路传热原理建立连续流动反应系统模型。其次,设计一种应用于流动状态下的量热方法,通过热平衡理论推导出温度信息与质量流量之间的线性函数关系,其斜率与截距中包含反应热力学信息,利用不同流量下多组实验的温度数据进行线性拟合,求取反应焓,针对管路内存在温度分布的情形,引入温度分布分段的计算方式。最后,模拟研究流量调节步长和分段计算步长对量热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面对多种放热工况,反应焓计算结果的误差在5%以内,随着流量调节步长和计算步长值的增加,计算结果误差增大。综合研究结果,在方法应用时,流量调节步长的建议值应在1—2 mL/min之间,计算步长的建议值应在0.005—0.01 m之间。

    2023年09期 v.51;No.415 84-8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化工系统工程

  • CO_2及其混合工质双级回热朗肯循环

    唐广乾;张丽;姜文全;田园;夏清杰;

    利用热力学仿真的方法建立双级回热朗肯循环系统模型,研究CO_2及其与R134a、R143a和R1234ze 3种有机工质组成的混合物在循环系统下的热效率和■效率。结果表明:当循环系统采用CO_2与R143a按3∶7摩尔比混合产生的混合物做循环工质时,系统热效率和■效率达到最高。相较CO_2工质循环,热效率提高了2.21%,■效率提高了5.17%;当循环系统采用混合工质时,热效率随着泵入口温度的减小而升高,随着膨胀机入口温度的增大而升高。当高温、低温循环系统的泵入口温度为23℃、高温循环系统膨胀机入口温度为303℃时,热效率最高;系统的■效率随着分流比的增大而升高,当分流比为0.64时,■效率达到最大为56.24%。

    2023年09期 v.51;No.415 90-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6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合信息

  • 运动生物化学在体育教学中的应用——评《运动训练生物化学》

    高雅男;

    <正>体育对于个人身体和心理健康方面都有很重要的作用,通过体育锻炼,人们可以提高身体素质,增强免疫力和耐力,也可以缓解压力,舒缓身心,提高集中力和自信心。对于学校而言,提高体育教学质量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了解体育的重要性,并在日常生活中培养健康的生活习惯,提高体育教学质量也有利于为国家培养更多优秀的体育人才。运动生物化学是对生命机体的基本表现能力进行概括的一门学科,也是研究人体在运动过程中代谢及其调节机制的生物化学分支学科,包括人体运动时产生的各种能量及其转化、肌肉疲劳机制、运动后的代谢调节等。

    2023年09期 v.51;No.41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46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信息化助力高校化工英语教学实践——评《化学化工专业英语》

    刘君武;李小敏;

    <正>当前,全球经济飞速发展,科技的进步使得我国信息化水平不断提高,在信息化建设方面取得了巨大成就。信息化社会正在以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为代表的诸多智能化手段影响着人们生产生活的方方面面,网络功能和信息技术开始全面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高校教育中亦是如此。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信息化教学已成为教育领域的趋势。化工专业是一门应用性较强的学科,英语作为国际通用语言,在化工专业中的地位不可忽视。高校化工英语教学也需要与时俱进,采用信息化教学手段,以适应时代发展和满足学生的学习需求。

    2023年09期 v.51;No.415 97-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08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评《核心素养导向的化学教学实践与探索》

    范宗山;

    <正>“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体现了立德树人、以生为本的要求,是我国新课程改革的重要方向,对高中课堂教学提出了全新的要求。作为新时代中学生核心素养的重要组成类别之一,化学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要体现,是化学学科育人的目标导向与基本要求,科学体现了化学学科的教学价值,以及对学生个人成长成才的推动作用。扎实开展核心素养导向下高中化学项目式教学实践,为中学生提供了更多学习的主动性与灵活性,能够有效地激发他们学习的自觉性,并养成良好的化学学科思维与核心素养。

    2023年09期 v.51;No.415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红医文化在医药化工专业学生思政教育中的价值——评《红医颂》

    邱伟彬;

    <正>医药化工是支撑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性产业,医药化工类专业培养的是具备药品研制方面的知识的高级复合型人才,能够在医药、化工、农药、生物等众多领域与部门从事医药产品的生产、研发、理论研究及经营管理等工作。医药化工类专业毕业生能够在化工、制药、环保等相关领域的科研院所、企事业单位从事药品生产、研发、监督管理等工作,既应当具备生物制药、中药制药、化工与制药生产的政策等众多方面的知识,还应当具备坚定的理想信念,具有创新意识和独立学习提升的能力。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4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信息化在高校化工专业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评《互联网视域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模式发展研究》

    谢青;

    <正>伴随着中国信息化技术水平的不断发展,信息化技术手段在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中的应用也越来越全面。随着高校学生心理健康教育重视程度地不断提高,面对高校学生日益严峻的心理健康问题,为保障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并对其不断产生积极影响,将信息化教学手段不断地应用到高校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是现代高校教育首当其冲的教学手段优化方式。加快推进信息化在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的应用,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效能,积极分析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中存在的各种问题,以此来提升高校心理健康教育的优化方式,完善高校心理健康教学平台搭建。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会计准则下化工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发展——评《企业财务审计》(第2版)

    居晓芸;

    <正>化工产业具有极长的产业链,能够为国家带来大量的税收,创造大量的就业机会,还能带动物流、贸易等相关行业的发展,是国民经济不可或缺的支柱性产业。化工企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对化工产业影响巨大。由于化工企业规模往往较大,涉及的生产环节及原材料多,内部运营结构复杂,管理工作难度大,使得新会计准则下的化工企业财务审计工作面临更多的要求与挑战,企业财务审计人员必须结合化工企业特点与企业运营实际情况,实现化工企业财务审计工作的转变与发展,才能助力化工企业在新的市场环境、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安全可持续地发展。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1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哲学视野下的化学体系问题研究——评《化学哲学新体系》

    李珏;

    <正>化学是自然科学的重要分支,化学哲学体系解释了化学现象的普遍规律与一般原则,从而将杂乱无章的化学现象、化学规律统一在同一个体系之内。因此,化学研究并不是无序的研究,化学研究必然要在化学的哲学体系之内,因此我们有必要对科学哲学视野下的化学体系进行研究,以明确化学与哲学的联系,用更加科学的眼光去看待化学。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的《化学哲学新体系》一书是英国著名科学家道尔顿的学术著作,道尔顿通过本书将杂乱无章的化学现象统一在同一体系内容中,从而使化学成为一门学科,也因此道尔顿被称恩格斯称为“近代化学之父”。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6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化工产业发展模式下区域经济的研究——评《化工产业链与风险管理》

    陈敬明;

    <正>随着我国现代化经济的高速发展,工业经济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其中化工行业在拉动区域经济增长中起到重要作用。为了进一步推动化工产业的发展,需要对化工产业发展模式进行研究和改革。化工产业模式的发展趋势,需要进一步规模化、集群化。通过对产业发展模式的改良调整,可以有效的推动区域经济发展。以化工产业的模式和内涵为切入点,分别阐述了化工产业发展模式的不足以及如何对发展模式进行创新从而拉动区域经济发展。由大连商品交易所所著的《化工产业链与风险管理》一书针对煤焦矿产业、化工产业、农产品产业风险管理进行了探索和尝试。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3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分析化学课程教学信息化改革——评《分析化学》

    杨璐明;

    <正>立足我国高等教育视域,分析化学既是化学(一级学科)的重要分支,也是药学、农学、食品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的必须课程之一。同时,分析化学也属于应用科学的范畴,它主要研究特定时空维度下物质的化学信息(如成分、结构、含量等)。从分析化学实践层面说,就是为了弄清楚样品中化学成分是什么、什么样、有多少等问题。分析化学课程具有综合性,它的知识体系构成要素涵盖理、化、生、电、光等学科,但分析化学应用场景较为集中,即主要应用在化学实验场景。正因为如此,传统分析化学课程教学形式僵化、途径单一,基本采取“理论知识阐释+实验方法演示”的教学模式展开,旨在让学生掌握分析思路、仪器操作、实验技巧等。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179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高校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英语教学思考——评《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第二版)

    吴晓;

    <正>《化学与应用化学专业英语》(第二版)是一本面向高校应用化学、化学工程等相关专业的英语教材。该教材内容全面,包括了有机化学、分析化学等主要的化学学科领域,也融入了许多现代化学领域的知识,实践性、针对性强,具有很高的应用价值。本教材旨在提高学生的英语水平,培养化学专业学生的英语语言交际能力和思维能力,使学生能够有效地运用英语进行化学专业知识的表达、交流和应用。从教材内容来看,该教材的教学优势十分明显,具体表现在两个大的方面:1)该教材注重从学生需求出发,针对化学及其应用领域的专业学生所需的英语水平,精心选取了相关主题。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3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化工历史与科学思想中的思政教育元素——评《化工史话》

    姜力源;李彧;

    <正>化工历史与科学思想中的思政教育元素是一个引人深思的话题。化工行业的发展历程中蕴含着创新精神、合作与交流精神、可持续发展等思政教育元素。这些元素不仅在化工行业中起到重要的作用,也对个人和社会产生积极的影响。《化工史话》是一本关于化学工程与化学工业发展史的书籍。由凌永乐主编,石油工业出版社于2011年10月出版,该书以简洁明快的语言、深入浅出的方式,生动地讲述了化工领域的重要历史事件和人物,探讨了化学工程的起源、发展和现状。在这本书中,我们可以了解到化学工程领域丰富的历史知识和其发展趋势以及未来的挑战。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7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高校化工专业学生体育能力及训练方案研究

    胡春梅;

    <正>我国的教育方针明确要求全面实施素质教育,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全民健身计划纲要》的指示精神,国务院提出了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努力实施素质教育的总要求。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教育部等部门关于加强高等教育学校体育工作的通知,提出了高等教育学校要认真贯彻落实《学校体育工作条例》,以增强学生体质为根本宗旨,全面提高教育质量。学校体育课是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途径之一,是实现学校体育目标的重要保证。但是很多高校并没有认识到体育课在整个教学中所占的重要地位,不能充分发挥体育课在学校教育中的作用。而课外体育活动是课堂教学活动的补充和延伸,可以有效提高学生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4 ]
  • 从无机颜料特性分析中国画的保存

    王海宇;

    <正>中国画多泛指绘于纸、绢、帛等载体上的卷轴画,对于研究人文历史、绘画工艺、艺术审美等均具有重要价值。从美术研究角度来看,部分中国画经过历史变迁,依然能呈现色彩斑斓的景象,甚至因岁月积累产生了更加强烈的感染力。中国画之所以能得到长久保存,除人为的细心呵护外,与绘画时使用的无机颜料有直接关联。文中通过分析无机颜料的特性,解释其在中国画保存中的价值,试图为后期古画保存、修复提供科学支持。一、中国画常用无机颜料概述古人使用的颜料多取自大自然,由颜色鲜艳的天然矿物加工而成。

    2023年09期 v.51;No.415 109-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55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 新工科背景下化工专业创新创业教育的探索

    张明飞;

    <正>在当代我国化工行业飞速发展的时代,化学工业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这对本科院校化工专业人才的需求体现出了更高的标准。本科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作为化工专业教学与实践相结合的一种新型教育教学理念,在我国高等教育教学与本科院校化工专业学生的创新创业实践中逐渐得到重视,成为我国本科院校化工方向人才培养的新方向和出发点。在我国新工科的背景下,实现本科院校化工专业教育内涵的拓展,培养创新并进行应用的高质量多功能的新工科化工专业人才,这是对本科院校化工专业人才进行培养的重要教育目标。

    2023年09期 v.51;No.415 111-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186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化工实训仿真系统的研究

    蔡金凤;王洪亮;刘沛峰;

    <正>化工产业作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其具有经济体量大、生产链条长、产品种类多、工艺关联广的特点,同时关乎社会整体经济产业链的稳定运行,与我国提出的民生福祉改善远景目标有着重要联系。伴随科学技术的进步,化工行业得到了突飞猛进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化工设备与化工技术不断更新,促使化工行业提高了对人才要求的相应标准。为了满足化工产业发展的需要,高校应加强对化工人才的培养,积极改革化学教学方法,利用高科技信息技术创新教学手段,提高化工教学效率。对此,基于虚拟现实技术角度下,对化工实训仿真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就显得尤为重要。

    2023年09期 v.51;No.41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31K]
    [下载次数: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