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工程

Chemical Engineering(China)

能源化工

  • 电解液溶剂组成对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研究

    赵丽丽;刘振兴;陈庆威;陈万桂;潘伟童;许建良;陈雪莉;王辅臣;

    溶剂是钠离子电池电解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电解液系统中质量分数达80%—85%,深入了解溶剂组成对提高钠离子电池电化学性能、循环寿命和安全性具有重要意义。以六氟磷酸钠(NaPF_6)为电解液溶质,揭示了EC(碳酸乙烯酯)、DMC(碳酸二甲酯)、EMC(碳酸甲乙酯)等典型溶剂组成对钠离子电池性能的影响及其机制。实验结果表明:EC/DMC/EMC三元电解液体系在Na-HC(硬碳)半电池中的综合性能最优,其中EC/DMC/EMC(体积比1∶1∶1)在30 mA/g的电流密度条件下,其可逆比容量为304.2 mA·h/g,首周库仑效率88.85%;循环80圈后比容量达298.8 mA·h/g,容量保持率97.42%。EC/DMC/EMC(体积比1∶2∶2)电解液在高倍率5C充放电后,返回0.2C倍率时的比容量达到246.3 mA·h/g,相比之下二元电解液体系DMC/EMC(体积比1∶1)中仅为92.6 mA·h/g。CV、XPS和TEM表征显示,EC/DMC/EMC(体积比1∶2∶2)溶剂组成下形成了一层以NaF为主的均匀的SEI(固态电解质界面膜),使得该电池具有优越的电化学性能。

    2025年05期 v.53;No.435 1-5+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18K]
    [下载次数:64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7 ]

材料科学

  • 基于机器学习的沥青电子结构计算及微观结构表征

    王仰辉;丁勇杰;奚源;王娇娇;梅子俊;张华;

    沥青电子结构研究是沥青微观结构及沥青分子间相互作用本质解析的基础。为研究沥青电子结构与微观结构的关联,基于DFT(密度泛函理论)对沥青电子结构进行分析,并提取沥青的电子结构特征信息,同时研究沥青分子的微观结构组成参数。结合BP神经网络与灰色关联法,对沥青微观结构与沥青电子结构间关联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预测分子内电子的分布来表征分子结构的特性。研究得出:沥青微观结构组成参数与分子表面静电势参数具有良好的相关性,分子表面静电势可作为沥青电子结构表征指标。

    2025年05期 v.53;No.435 6-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89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5 ]
  • 氯代烃2,4-DCP的光催化降解与机制分析

    赖寒;周颖;樊昊;杨华夏;高蕾;李小宁;郭熙川;

    为了探究不同烧结温度和时间对Li_2TiO_3光催化性能的影响,利用高温固相法合成在不同烧结条件下的Li_2TiO_3样品,并通过XRD(X射线衍射)、SEM(扫描电子显微镜)、UV-Vis(紫外-可见漫反射)、EIS(阻抗)及MS(莫特-肖特基)曲线等手段进行表征。选取2,4-DCP(2,4-二氯苯酚)作为目标污染物,探究催化剂在光催化降解中的性能。结果表明:烧结温度和烧结时间会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性能,其中900℃烧结10 h的Li_2TiO_3(LTO-900)在20 min对2,4-DCP的降解效果最佳,降解率为100%。阻抗图结果显示,温度会影响载流子的分离效率,LTO-900样品具有较高的载流子分离效率。自由基捕获实验表明,空穴和超氧阴离子自由基是2,4-DCP降解过程中主要的活性自由基。电子局域函数、原子投影能带图及原子投影态密度图进一步揭示,光催化反应的活性中心与氧原子的2p轨道及Ti—O键紧密相关。

    2025年05期 v.53;No.435 11-1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67K]
    [下载次数:16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3 ]

过程强化

  • 微气泡技术在气液非均相反应中的应用进展

    盛晓;周明川;尚汝松;孙峰;孙冰;

    气液反应体系中传质的快慢往往会影响和决定反应速率,研究增强传质的技术手段对强化反应过程具有重要意义。微气泡具有增大比表面积、提高气体溶解度、延长停留时间等特性,在气液非均相反应过程中展现出良好的应用潜力。微气泡强化技术可通过将气泡尺寸减小至μm级,增大气液相界面积,增强传质速率,从而大幅度或成倍提高反应效率。文中介绍近年来不同微气泡发生技术的特点和应用领域的总体进展,重点对微气泡在氧化、加氢、卤化、臭氧化等气液反应中的应用情况进行概括和分析,阐明该项技术当前在反应强化领域面临的主要问题和需求,并进一步对微气泡技术此后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

    2025年05期 v.53;No.435 18-2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8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传热过程及设备

  • 氧化石墨烯旋转热管传热性能

    金志浩;牟嘉辉;陈艺帆;

    实验研究加热功率、充液率、转速和GO(氧化石墨烯)质量分数等参数对旋转热管传热性能的影响。充液率选择5%、15%、20%、25%,GO质量分数选取0.5%、0.2%、0.1%、0.05%、0.03%。实验结果表明:充液率对热阻有显著影响,需要控制在合适范围以实现最佳传热效果。5%充液率时热管启动较快,但加热功率在30 W时热管发生失效现象。10%充液率热管热阻最低,25%充液率热管热阻最高。添加GO纳米流体的旋转热管在高加热功率下与纯水热管相比显著提升了传热性能,其中GO质量分数0.5%的热管热阻对功率变化敏感度最高,当热功率为25 W时,热管在5%、10%、15%3种充液率下热阻较纯水热管分别降低54.04%、25.99%、40.19%。同时,实验发现在一定范围内增加转速可以增强冷凝液回流、减小液膜厚度,从而降低热管整体热阻,充液率为10%,GO质量分数0.05%时降幅最大,当转速从300 r/min增至1 200 r/min时其热阻降低了39.76%。

    2025年05期 v.53;No.435 25-3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25K]
    [下载次数:2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热力学

  • 聚氨酯结构和溶解度参数的分子模拟

    刘佳祥;王雯娟;李继香;

    调控聚氨酯的结构和溶解度参数对于扩展其工业应用十分重要。文中建立具有不同聚氨酯链摩尔质量和不同聚醚多元醇链长度的MDI(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型聚氨酯全原子模型,采用基于分子动力学的分子模拟方法探究链摩尔质量、压力和软链段长度对MDI型聚氨酯的结构和溶解度参数等特性的影响,并通过径向分布函数和氢键结构计算分析相应的微观机理。结果表明:随着聚氨酯链摩尔质量的增加,聚氨酯的密度变化不明显,而玻璃化转变温度升高,溶解度参数呈现下降趋势;压力对聚氨酯结构性质影响不大,压力升高到20 MPa时,聚氨酯的密度和分子间的氢键数量变化并不明显。对于具有不同软链段长度的聚氨酯,其密度和玻璃化转变温度随软链段长度的增加而降低,溶解度参数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并与分子间的氢键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由于平均氢键数量和氢键寿命的降低,导致溶解度参数在软链段聚合度达到11时显著降低。

    2025年05期 v.53;No.435 31-35+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44K]
    [下载次数:2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乙醇胺胺化合成乙二胺体系热力学计算

    荆钰;刘丹;林子昕;别海燕;安维中;

    针对乙醇胺与氨还原胺化合成乙二胺反应体系副反应多、产物组成复杂、反应器选型设计缺乏热力学数据支持等问题,开展反应体系热力学行为的研究。应用原子矩阵法确定乙醇胺胺化合成乙二胺反应体系的独立反应,采用Benson基团贡献法估算反应体系中部分组分的标准熵和等压热容,计算得到了反应体系各反应的焓变、吉布斯自由能变和化学平衡常数。结果表明:乙醇胺胺化合成乙二胺反应体系包括6个独立反应,其中生成乙二胺的主反应为放热反应,且化学平衡常数较低;体系中其他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相对较高,其中相对较多的副产物为哌嗪,这些是降低乙二胺选择性和收率的关键因素。建立的模型及取得的结果将为该反应体系反应器的选型及系统优化提供理论依据和模型支持。

    2025年05期 v.53;No.435 36-4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764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化工流体力学

  • 甲醇成品油管道顺序输送混合规律

    尹鹏博;黄尚圣;黄鑫;杨文;李臻超;李卫东;滕霖;

    依托成熟的成品油管网,开展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是目前管道运输行业的研究热点之一。为寻求减少甲醇与成品油混合体积的有效控制措施,对两者管道顺序输送过程的混合规律进行探究。文中参考现有成品油管道运行经验,建立了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模型,分析了不同运行状态下水平管道内甲醇与汽油顺序输送的混合规律及特征。研究结果表明:油品密度变化对甲醇与汽油的混合过程影响很小;随油品运动黏度增加,甲醇与汽油混合体积呈线性增长,且汽油先行时混合体积更高;随流速增加,甲醇与汽油混合体积先显著减少后平缓,流速超过1.4 m/s后对混合体积的影响逐渐减弱;随管道长度增加,甲醇与汽油混合体积先显著增长后平缓,混合段长度随输送距离的发展趋势基本保持不变;本文模型计算结果更贴近甲醇与成品油实际混合情况,而经典Austin经验公式计算结果偏高。本研究可为未来甲醇与成品油顺序输送管道的设计、运营及维护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和参考。

    2025年05期 v.53;No.435 42-4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130K]
    [下载次数:1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三通道气流式喷嘴雾化特性数值模拟

    黄成龙;虞斌;凌卫平;尚宇勋;段松江;

    以燃煤电厂脱硫废水零排放喷雾干燥塔的关键部件喷嘴为研究对象,建立三通道气流式喷嘴的三维模型,通过CFD软件分析气体压力、液体流量和喷嘴出口直径对喷嘴内流场、外流场雾化角和雾化粒径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增大气体压力,喷嘴出口平均速度增大,液体体积分数减小;增大液体流量,喷嘴出口平均速度减小,液体体积分数增大。喷嘴雾化角受气体压力增大的影响不明显,随着喷嘴出口直径及液体流量的增加,喷嘴雾化角也逐渐增大。雾化角的增大对液滴粒径均匀度影响较小,粒径主要分布在50—90μm,雾化角从50°增加到80°时,雾化颗粒在50—70μm的粒径范围占比最大,且雾化粒径分布相对比较集中。

    2025年05期 v.53;No.435 48-5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44K]
    [下载次数:1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均匀垂直电场作用下壁面约束比对气泡运动特性的影响

    于佳;王宗勇;李雅侠;张静;龚斌;张丽;

    为弄清电场条件下壁面效应对气泡运动行为的影响规律,采用数值模拟方法研究均匀垂直电场作用下壁面约束比对气泡上升和破碎特性的影响。利用相场方法捕捉气泡形状变化,考察电场强度和壁面约束比对气泡上升速度、形变及破碎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电场强度和壁面约束比越大,气泡越容易发生破碎;在电邦德数Bo_e=1.0的条件下,壁面约束比r_c<2时,壁面力对气泡破碎起主要作用,气泡发生颈缩破碎,产生1大2小的子气泡,而当壁面约束比r_c≥3时,电场力对气泡破碎起主要作用,气泡发生中心破碎,产生等大的2个子气泡。对不同电场强度和壁面约束比下气泡发生破碎的可能性进行研究,得出能够导致气泡破碎的临界电场强度和壁面约束比。

    2025年05期 v.53;No.435 54-5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244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反应工程

  • 添加尿素对木质素基酚醛树脂中游离甲醛和苯酚的调控

    庄军平;刘宇旗;

    PF(酚醛树脂)因具备优异的耐水性、耐候性和力学性能而被广泛应用于人造板材。木质素是一种来源广且未被充分利用的芳香族聚合物,木质素的化学结构特性使其具有替代部分苯酚制备LPF(木质素基酚醛树脂)的潜力,但其生产过程中未能参与反应而游离出来的甲醛和苯酚危害人体健康,进而影响了其应用。为降低LPF中的游离甲醛和苯酚,添加甲醛捕捉剂是一种有效措施。通过研究,尿素是一种有效的甲醛捕捉剂,LPF制备过程中,在60%木质素替代率下,第3批次加料时添加质量分数5%的尿素作为甲醛捕捉剂,胶黏剂的含固质量分数为49.89%,初始黏度为176 mPa·s,游离甲醛和苯酚的质量分数分别为0.29%和0.37%,胶合强度达到1.48 MPa,均能满足GB/T 14732—2017中的要求。

    2025年05期 v.53;No.435 60-63+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865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考虑转化率的NH4Cl+NaNO2体系分解甲烷水合物实验研究

    李明;张继红;王亚楠;谭欣剑;王志强;

    NH_4Cl+NaNO_2体系(亦称为自生热体系)近年来被用于水合物原位开采可行性研究,此前研究没有考虑体系转化率对于纯甲烷水合物(以下简称水合物)分解动力学行为的影响及能量利用情况。为解决上述问题,进行不同分解条件下的自生热体系分解水合物实验,分析其分解动力学行为;计算反应转化率、分解效率及甲烷能量效率。研究结果表明:依据水合物分解动力学行为的差异性,分解过程被划分为不稳定期、稳定期及衰减期;自生热体系受水合物相平衡温度影响更大,水合物自保护效应对甲烷水合物的分子扩散产生抑制作用以及剧烈的化学反应是导致不稳定期产生的主要原因之一,随着化学反应逐渐平稳,形成了稳定的化学体系放热-水合物吸热分解的动态响应模式;5种工况总体分解效率最高达89.88%,转化率在30%—50%,甲烷能量效率高于6.5,实验证明自生热体系分解纯水合物时分解效率、能量利用率高,可作为替代注热水开采的有效手段之一。

    2025年05期 v.53;No.435 64-7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414K]
    [下载次数:23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过程模拟

  • 4000 m3机械搅拌式发酵罐数值模拟分析

    喻建国;周锦楠;李庆生;卢建新;

    采用顶入式与侧入式搅拌器组合装置设计4 000 m~3餐厨垃圾发酵罐,模拟分析顶入式搅拌器离底间距、层间距及侧入式搅拌器水平偏角、数量对流场的影响,获得发酵罐搅拌器适宜参数。结果表明:罐体横截面及纵向截面的流体流动分别主要呈现环向流动及轴向流动。随着离底间距增大,上部区域Ⅰ、中部区域Ⅱ流体速度波动幅度σ呈波动性增大,下部区域Ⅲ流体速度先增大后减小,底部固相体积分数增大;随着层间距增大,σ呈波动性增大,下部区域Ⅲ流体速度变化较小,底部固相体积分数先变化较小后逐渐增大;随着水平偏角增大,σ先减小后增大,下部区域Ⅲ流体速度增大,底部固相体积分数先减小后增大;随着数量增加,σ先增大后减小,下部区域Ⅲ流体速度增大,底部固相体积分数增大。当离底间距d_1=4 m、层间距d_2=5 m、水平偏角α=15°及数量n=2—3时,发酵罐综合性能最佳。

    2025年05期 v.53;No.435 71-76+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341K]
    [下载次数:33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矿热炉烟道中固体颗粒冲蚀行为的数值模拟

    田雨;刘鹏;龚可新;林冬梅;胡仁国;

    为研究矿热炉烟道中颗粒的冲蚀磨损行为,使用CFD方法对烟道内颗粒冲蚀行为进行数值模拟。采用欧拉-拉格朗日方法计算烟道内气固两相的流动情况,Oka冲蚀模型与Grant和Tabakoff颗粒反弹模型相结合,建立颗粒冲蚀行为的判断准则,研究不同烟气入口流速、颗粒粒径对颗粒冲蚀的影响。结果表明:冲蚀磨损现象出现在出口段上游区域。当烟气入口流速由2 m/s增至10 m/s时,冲蚀速率并非线性增长,由4.76×10~(-9) kg/(m~2·s)增至3.82×10~(-8) kg/(m~2·s),且冲蚀区范围相应增加。颗粒对烟道的冲蚀存在临界粒径(40μm),当粒径由5μm增至40μm时,冲蚀速率由1.84×10~(-8) kg/(m~2·s)增至5.31×10~(-8) kg/(m~2·s);当粒径由40μm增至100μm时,冲蚀速率由5.31×10~(-8) kg/(m~2·s)降至3.57×10~(-8) kg/(m~2·s)。同时,冲蚀区范围随着颗粒粒径的增加,呈现出先增大后减小的趋势。

    2025年05期 v.53;No.435 77-8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086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安全

  • 离心压缩机组平衡压力及入口安全阀泄放量计算方法

    孙彦泽;

    目前国内工程公司在项目工程设计阶段或者技术改造阶常常忽略离心压缩机组平衡压力计算,如果入口管线设计压力低于平衡压力,那么现场可能会出现压缩机入口管线超压破裂等安全问题。为了在工程设计阶段或者技术改造阶段快速计算离心压缩机组平衡压力和入口安全阀泄放量,通过给出工艺气体相对分子质量变化和不变化2类计算方法,便可采用excel工具便捷计算出离心压缩机组的平衡压力。按照离心压缩机组各个区域分别按压力、体积、标准工况体积等参数列表计算,发现这2类算法得到的平衡压力结果一致。通过离心压缩机组平衡压力、离心压缩机组出口安全阀设定压力和防喘振阀门流量系数即可算出离心压缩机组入口安全阀的泄放量。最后推导出工艺气体相对分子质量不变化且为等温压缩过程的简捷计算公式用于快捷计算此类离心压缩机组的平衡压力,可大幅缩减工程设计过程中工艺计算所需的参数量和计算所需时间。考虑到国内工程公司尚没有统一的计算方法,所提供的离心压缩机组平衡压力计算方法可供国内工程公司参考使用且将使得工艺流程更加安全可靠。

    2025年05期 v.53;No.435 83-8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80K]
    [下载次数:19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化工工艺

  • 零散天然气回收卸气上载管网工艺数值研究

    王磊;余显涌;张健;毛万玲;曾子轩;宋晨;高秀峰;

    以重庆某地区零散天然气回收工艺为例,建立CNG(压缩天然气)槽车卸气上载管网工艺的零维模型,重点探讨70 000 m~3/d小型CNG卸气站自流卸气工艺中,25 m~3及37 m~3槽车对卸气性能的影响,以及200 000m~3/d大型CNG卸气站增压卸气工艺中,压缩机介入压差(0.5—3 MPa)对卸气过程的影响。研究发现:25 m~3槽车卸气平衡时间为2.61 h, 37 m~3槽车为3.83 h; 25 m~3槽车卸气率为62.40%,37 m~3槽车为61.36%。在增压卸气工艺中,压差为0.5、1.0、2.0及3.0 MPa时,卸气至相同压力的时间相近,且越至卸气后期,用时越接近。与自流卸气相比,增压卸气量分别增大1 326.86、1 310.68、1 245.95及1 148.87 m~3,系统功耗分别为567.36、610.09、674.18及724.04 kW·h。综合考虑卸气时间与能耗,当槽车与管网压差降至0.5 MPa时再开启压缩机最为合适,能够实现快速卸气、多卸气及低能耗。

    2025年05期 v.53;No.435 89-9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969K]
    [下载次数: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综合信息

  • 跨文化视域下化工专业英语翻译教学创新实践——评《化工专业英语(第二版)》

    曾文斯;

    <正>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日益推进,化工行业“走出去”步伐不断加快。面对日益频繁与广泛的跨文化交际场景,掌握良好的英语翻译技巧与跨文化交际能力的人才成为化工行业开展对外贸易合作与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桥梁,对于提升化工行业国际竞争力、展现化工行业品牌形象有着重要意义。当前,高校化工专业作为培养全面发展的化工人才的重要阵地,不仅要持续加强学生化工专业知识与技能的训练,而且应充分认清当前国际发展趋势,深入分析跨文化交际对于化工行业对外沟通交流的重要性,积极转变应试教育理念,探索更加多元丰富的化工英语翻译教学模式,以切实提升学生的英语翻译能力、培养学生良好的跨文化交际思维等,为化工行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有力支撑。基于此,本文将立足跨文化视域,围绕化工专业英语翻译教学的创新实践展开深入探讨,以期提升化工专业英语翻译教学质量,培养更多具有国际视野与跨文化交流能力的优秀化工翻译人才。

    2025年05期 v.53;No.435 95-9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4213K]
    [下载次数:1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化工新型材料在舞蹈服装设计制作中的应用——评《生物质纳米纤维》

    蒋李卉;宋海波;

    <正>随着科技发展,越来越多化工新型材料被运用到舞蹈服装设计中。这些材料凭借出色的柔韧性和可塑性,既能让舞衣更贴合动作需求,又能实现传统布料难以完成的独特造型,不仅能够在剧烈运动中保持挺括有型,还能通过材料本身的特性变化,让服装随着舞者动作产生光影流动的效果,为舞台表演增添更多视觉魅力。《生物质纳米纤维》一书对生物纳米纤维的设计研发和功能应用中的相关理论问题、技术问题和前瞻性问题进行了系统地论述,该书结合近些年国内外在生物质纳米纤维方面的研究成果,深入探讨了生物质纳米纤维的研发和应用,并对生物质纳米纤维的未来发展进行了展望。

    2025年05期 v.53;No.435 9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0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基于课程思政的化工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评《化工专业学生职业素养》

    杨雪梅;

    <正>随着社会的快速发展和教育理念的不断革新,课程思政教育已成为我国教育体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化学,作为自然科学的基础学科,在培养创新人才、传承科学文化以及服务国家战略等方面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因此,在化学教学中融入思政教育元素,实现专业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的有机结合,对于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具有重要意义。然而,当前化学教学与思政教育的融合仍面临一些挑战。一方面,部分化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过于注重专业知识的传授,而忽视了思政教育的重要性,导致学生的科学素养与人文素养发展不平衡。另一方面,思政教育内容的单一性和缺乏针对性,也使得其难以充分满足学生多样化的价值诉求。因此,如何在化学教学中有效融入思政教育,构建具有化学专业特色的思政教育体系,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2025年05期 v.53;No.435 9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84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绿色化学理念与思政教育的融合探索——评《化学教育实践研究》

    张文;

    <正>随着化学物质的大规模生产和广泛使用,全球性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传统化工产业牺牲环境谋发展,此路已不通,亟需转型求经济与生态并重。绿色化学不仅注重化学反应的高效性,更强调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废物的零排放,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途径。与此同时,思政教育乃新时代教育之基石,旨在培育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与接班人,德智体美劳并重。思政教育不仅关注知识的传授,更重视价值观的塑造和品德的培养。在新时代背景下,思政教育需要与时俱进,将道德、法治、文化、历史、地理、科学技术等思想内容融入课程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将绿色化学理念与思政教育相融合,具有深远的意义。

    2025年05期 v.53;No.435 9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0K]
    [下载次数:1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新时代化工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创新——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

    康瑜;

    <正>新时代背景下,教育不再停留在专业知识与专业技能的学习和应用上,而是更加注重思想政治、道德修养的内在培养,这不仅仅是教育的进步,更是社会对于新时代人才发展的需要。化工这一行业关乎国家安全和国计民生,因此从业者的社会责任意识、道德观念等思想政治素质会直接影响化工行业的发展和社会安全。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之下,化工类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正受到越来越广泛的关注,如何改变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模式,使其更具针对性、灵活性和实效性对于高校来说仍存在不足,因此,创新思想政治教育模式成为了化工教育领域亟待解决的重要课题。由方正军、易兵主编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化学工业出版社,2021年版)一书,以先进的教育理念为宗旨,以新时代社会发展需求为方向,致力于挖掘化工类课程中所蕴含的正确的人生观、生态保护意识,社会责任和担当精神等课程思政元素,实现立体化育人的目的。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8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学药品市场营销策略分析——评《化学试剂·化学药品手册(第三版)》

    高希;

    <正>人类在短暂的几十年的生活里,不可避免会遭遇多种疾病攻击,而药品是人类与疾病斗争的重要武器。市面上现存的诸多种类的药品,按照药物成分可分为多种类型,其中大部分药品都属于化学药品,主要通过某种特定成分或结构的物质来实现对某种疾病的治疗或预防。但每种化学药物的推出与普及都需付出大量努力,为有效提高化学药品的市占率,给更多病患带来福音,药企都十分注重对其产品尤其是新研发药品的市场营销。本文参考由赵天宝编写、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的《化学试剂·化学药品手册(第三版)》一书,对多种化学药品的结构式、编号信息等进行介绍,为药企制定市场营销策略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42K]
    [下载次数:4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跨文化背景下的化学化工英语翻译探索——评《化学化工英语》

    刘春玲;

    <正>当前,全球化深入发展,国际经济贸易、技术合作、文化交流日益频繁,为化学化工行业发展带来了良好机遇。在此背景下,具有良好英语表达能力、专业化学化工知识和灵活跨文化交际能力的综合性化工人才成为化学化工行业国际化发展的重要支撑。但是由于化工行业英语涉及诸多复杂的技术术语、专业名词和长难句式,化学化工行业开展跨文化交流面临较大困难,加之不同国家、民族间的文化背景、沟通方式、思维方式存在较大差异,化工行业英语翻译工作难度进一步加大。因此,本文将立足跨文化背景深入探讨化学化工行业英语翻译的理论内涵与实践路径,以为化工行业国际化发展提供支撑。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12K]
    [下载次数: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人体化学与体育之间的相关性分析——评《体育中的化学》

    孟丽丽;

    <正>化学与体育是看似毫无关联的两个领域,事实上,各项激情澎湃的体育运动项目中,处处充满着化学知识,如人体运动时体内化学成分的合成与分解利用,由化学合成物质所制成的运动服装和器材,及运动时的其他辅助物品等,都可能涉及到化学知识。下文参考由[法]公斯丹丁·阿古利达斯,让·克洛德·贝尔内,丹尼尔·欧莉维尔,保尔·日尼著,黄平、王小飞译、同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体育中的化学》一书,对人体化学和体育之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从而指导人类更好地进行体育锻炼,获得更好的体育成绩。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3K]
    [下载次数: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新能源材料在化学实验中的运用——评《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实验》

    石红;张庆涛;吕艳新;

    <正>对所有产业而言,材料的作用都十分基础且关键,每一次新材料的研发都能促进行业甚至整个人类社会的巨大进步。在当今时代,新能源材料的大规模研发、制备与应用更是十分常见,这些材料被用于制作器件来转化和利用清洁新能源,在提高社会能源利用效率的同时实现节能低碳,是造福人类社会的重要物质材料。事实上,新能源材料的研发、制备及大规模推广利用离不开长期的实验积累,唯有不断经过实验试错,人们才能不断优化新能源材料及器件的性能。下文参考由何平等编写,科学出版社出版的《新能源材料与化学实验》一书,为新能源材料领域工作人员进行深入研究提供参考。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72K]
    [下载次数:20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医院化学废弃物储存环境风险因子识别与标准化控制策略——评《医疗废物管理国家法规与标准》

    岳星煜;

    <正>医院日常医疗、科研和检验活动中产生的大量化学废弃物成分十分复杂,含有重金属、有机污染物、化学试剂等有毒有害物质,而当这些化学废弃物在储存环节管理不善时,很可能发生泄漏、挥发等状况;随后污染周围的土壤、水体和空气,进而对生态环境与人体健康造成危害,本文根据《医疗废物管理国家法规与标准》深入识别医院化学废弃物储存过程中的环境风险因子,并提出相应的标准化控制策略,对于确保医院及周边环境安全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5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554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产品设计中的文化应用与表达——评《化工设计——以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为案例》

    卢玉;

    <正>在全球经济迅猛发展的今天,化工行业迎来蓬勃发展。如今,化工产品设计不再局限于单纯的技术领域设计创新,更融入了文化底蕴,愈发兼具实用价值和文化价值。文化元素在化工产品设计中的应用既能凸显化工产品的独特性,又能推动优秀文化的传承。如何充分在化工技艺中融入文化元素,借此优化化工产品设计,对完善化工产品功能、实现化工产品价值意义重大。《化工设计——以大学生化工设计竞赛为案例》一书通过案例分析的手法,深入探讨大学生在化工设计竞赛中将文化元素巧妙运用到产品设计的路径,旨在为现代化工产品设计注入新的灵感和思路,以及为化工文化传承开发新路径。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6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1935K]
    [下载次数: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学实验在小学科学实践中的教学功能——评《趣味化学实验》

    明志华;

    <正>化学是提升全民科学素养的基础性学科,在培育优秀复合型人才方面发挥着巨大作用。作为国民经济水平的评价依据,化学学科始终保持着优势地位,人们把化学工业称作工业之父,源源不断的科学家们围绕化学学科展开系统深入地研究,激发了人类文明进步的力量。历史告诉我们,化学的发展与自然科学关系密切,化学的发展与社会的发展紧密相关,充分利用好化学学科的价值,极有必要。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7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7K]
    [下载次数:11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机电一体化技术在化工机械中的应用——评《石油化工装置电气工程设计》

    郭金亮;

    <正>随着工业的进步,化工装置持续朝着高效化、一体化、大型化的方向运行,其用电量及电力负荷密度不断增大,负荷性质日趋复杂,对机电一体化系统的可靠性及平稳运行的要求越来越高。机电一体化系统是化工企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关系到整个企业的安全运行,无论是化工企业新建、改造或隐患治理等,机电一体化技术都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8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062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重庆数字红色文化遗产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评《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

    何雨灿;冷洪达;

    <正>新时代背景下课程思政建设逐渐成为高校思政教育改革发展的新趋势,化学专业作为一门基础性学科,融理论性、技术性、工程性于一体,蕴含丰富的思政元素。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不仅肩负着化学专业人才培养重任,也需要培养学生家国情怀、科学精神、责任担当等核心价值观。重庆数字红色文化遗产作为红色文化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光荣历史,生动反映着中国共产党走过的风雨历程,展现了近代以来中华儿女英勇奋斗的壮丽篇章,可作为化学专业课程思政教育的天然载体。将红岩精神中的科学求真、技术报国等元素与化学专业知识融合,既能丰富化学专业课程思政资源,也能增强课程思政教育时代感染力。《化学化工类课程思政精选案例》一书深度挖掘了化学课程中思政元素,并以案例进行了阶段,为重庆数字红色文化遗产融入化学专业课程思政建设提供者方向指引。

    2025年05期 v.53;No.435 109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05K]
    [下载次数:17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化工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评《现代化工企业管理》

    张茜;

    <正>在化工行业的复杂生态链条中,财务管理如同一张隐形的网,串联起生产、研发、销售等多个环节。张劲松主编的《现代化工企业管理》(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3月版)一书,作为一本系统梳理化工行业管理理论与实践的专业著作,全书以化工企业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为主线,内容包括战略规划、生产运营、研发创新、财务管理等核心部分,极具理论深度和实操价值。本书通过对化工企业管理体系的全面解析,一定程度上可为探索财务会计内部控制优化策略提供多维视角与底层逻辑支撑。本文将从战略协同、生产管理、信息化赋能三个维度,结合书中核心观点,探讨化工企业财务会计内部控制的优化方向。

    2025年05期 v.53;No.435 110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50K]
    [下载次数:25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民营化工企业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竞争策略——评《化工企业管理》

    牛晓;邢文文;

    <正>在全球能源转型与“双碳”目标的双重驱动下,中国民营化工企业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如何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优化产品结构、构建差异化优势,成为企业生存与发展的核心问题。徐廷国教授主编的《化工企业管理》一书(2024年11月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以系统性视角将管理学理论与化工行业实践深度融合,为民营化工企业提供了从战略规划到执行落地的全方位管理框架。本书通过大量本土化案例和前沿管理模式的解析,为读者呈现了一部兼具学术深度与实操价值的行业指南。本文将从产品结构优化与市场竞争策略两大维度,结合书中核心观点与案例,探讨民营化工企业的转型升级路径。

    2025年05期 v.53;No.435 111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383K]
    [下载次数:12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以就业导向下高校化工英语教育研究——评《新编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第三版)》

    牛冀莲;郭海波;

    <正>在全球化工产业技术升级与国际化合作的背景下,化工专业人才的英语应用能力已成为衡量其职业竞争力的核心要素之一。《新编化学化工专业英语(第三版)》作为一部以实践为导向的教材,其结构设计、内容编排与教学目标紧密贴合当前就业市场对复合型人才的需求,为高校化工英语教育改革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支撑与实践范式。本文从教材的体系架构、能力培养导向及教学适应性三个维度切入,探讨其在就业导向下的教育价值,并由此延伸至高校化工英语教育的优化路径。

    2025年05期 v.53;No.435 112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82K]
    [下载次数:6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以生物化学科学理念在体育运动训练中的实践应用——评《运动生物化学》

    黎欢;

    <正>随着现代竞技体育对科学化训练的依赖日益加深,生物化学作为一门连接基础科学与运动实践的桥梁学科,其重要性愈发凸显。《运动生物化学》一书以系统性的视角,将复杂的生物化学原理转化为可操作的训练策略,为教练员、运动员及体育科研工作者提供了极具价值的理论工具。本书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不仅梳理了运动与物质代谢的基本规律,更通过科学逻辑的层层递进,揭示了如何通过生化监控与营养干预实现训练效果的最优化。本文将从物质代谢的底层逻辑、训练适应的生化调控以及运动健康的科学干预三个维度,探讨该书在理论与实践融合上的深刻贡献。书中对运动科学的解构既保留了学术深度,又以通俗化的表达消解了学科壁垒,使其成为一本兼具专业性与可读性的指导手册。

    2025年05期 v.53;No.435 113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417K]
    [下载次数:9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1 ]
  • 艺术设计在化工产品包装中的应用——评《产品包装设计案例教程(第3版)》

    苗玮;

    <正>在全球化竞争与可持续发展背景下,产品包装设计已从单一的功能性载体演变为品牌价值传递、用户体验优化与环境保护的综合体现。在全球化环境危机与碳中和目标的双重驱动下,化工行业正经历从“黑色制造”向“绿色智造”的范式转型。这场变革不仅需要技术突破,更需构建能引发公众情感共鸣的视觉传达体系。艺术设计作为连接科技与人文的桥梁,正在通过多维度创新解码化工产品的环保价值,重构行业的社会认知图景。黄毅英教授主编的《产品包装设计案例教程(第3版)》(电子工业出版社,2023年1月出版)系统阐述了包装设计的理论与实践,通过红酒、茶品等案例解析设计流程与技术应用。书中未直接涉及化工产品包装,但其核心设计理念——如结构优化、材料选择、视觉传达与环保策略——为化工行业提供了重要启示。本文将以该书为理论依托,结合化工产品特性,探讨艺术设计在化工包装中的创新路径。

    2025年05期 v.53;No.435 114页 [查看摘要][在线阅读][下载 2292K]
    [下载次数:8 ] |[网刊下载次数:0 ] |[引用频次:0 ] |[阅读次数:2 ]
  • 下载本期数据